【摘要】漫步宋詞17愛國詞四首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趙鼎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ㄅ?,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
2024-11-23 18:07
【摘要】愛國詞四首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趙鼎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與李光、李綱、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今存詞45首。早期所寫多為閑情綺語,南渡后所作,多家國鄉(xiāng)關之思。靖康之變,汴京淪陷,宋徽宗、欽宗被金人俘虜,北宋王朝宣告滅亡。趙構被擁立為帝,重新建
2024-11-22 09:23
【摘要】一、鷓鴣天建康上元作1.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與李光、李綱、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趙主要從政,也能詞。有《得全居士詞》。清末王鵬運把他和李光等四人的詞合編為《南宋四名臣詞集》?!端膸烊珪偰?忠正德文集)提要》說他“屹然重望,氣節(jié)學術,彪炳史書,本不以
2024-11-27 00:57
【摘要】鑒賞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①了解有關古典詩歌的基本常識;②了解有關詩人、作品、時代背景等知識;③誦讀吟詠,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和意蘊美。④把握中國古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以及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學習任務:①明知
【摘要】《愛國詞四首》練習一、語文快餐1、下列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A經(jīng)濟(jì)卡車(kǎ)哄騙(hǒng)對稱(chēn)B濟南(jǐ)關卡(qiǎ)起哄(hòng)稱號(chēng)C觀察(guān)伺候(cì)和睦(hé
2024-12-09 03:54
【摘要】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恒的母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引發(fā)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也引發(fā)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張若虛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
2024-11-22 09:24
【摘要】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訴衷情柳梢青·春感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趙鼎二、鑒賞思考:1、從整首詞的內(nèi)容來看,作者的思維跳躍性比較大,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樣的結(jié)構寫的?情感變化怎樣?現(xiàn)實——回憶
2024-11-23 14:14
【摘要】《宿建德江》《終南望余雪》《田家雜興八首》《游終南山》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耙浦邸奔匆苿有〈?;“泊”指停泊夜宿;“煙渚”,煙霧朦朧的小洲。第一句點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增添了憂愁。第二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
2024-11-21 06:39
【摘要】言情詞三首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寧臨川人。景德初年,報剛十四歲,就以“神童”的才名應殿試考中進士。在西溪任上常講學,后人建有晏溪書院,故西溪又稱“晏溪”。仁宗慶歷中,晏殊官到集賢殿學士,同中書門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為官清廉,秉直從政。他曾上書皇帝,主張嚴格選任州郡長官,量才錄用地方知縣,清除庸劣不稱職者,這份萬言書聲震一時。
2024-11-21 12:29
【摘要】登臨詞二首桂枝香·金臨懷古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進士。在他執(zhí)政期間,積極推行變法,抑制大官僚地主豪商的特權,希望借此緩和階級矛盾,發(fā)展生產(chǎn),富國強兵。由于保守派的頑固反對,變法并沒有取得真正的勝利。
【摘要】觀獵澄海東里中學陳淑華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王維xuán通“旋”觀看將軍打獵邊塞詩前期作品請簡要概括詩歌描寫了哪些場面?場面一:射獵場面(首聯(lián)、頷聯(lián))
2024-11-21 12:30
【摘要】(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考綱要求(二)古代詩文閱讀(必考內(nèi)容)4、鑒賞評價D從語言入手,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詩歌形象的特點,理解詩歌傳達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然后再分析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古代詩歌鑒賞的基本策略:高考要求: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鑒賞古典
【摘要】12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屬山西),祖上遷居下邦(今陜西渭南東北),生于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登進士第,歷任左拾遺、翰林學士。元和十年(815)因上書請急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后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官終刑部尚書。晚年閑居洛陽,皈依佛教,
【摘要】酬贈詩四首小婷一、節(jié)婦吟(張籍)1.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張籍(約766—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生長在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貞元十五年進士,任國子博士,后為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yè)等,有《張司業(yè)集》。張籍作品多為古風和樂府,與王建齊名。其詩平易流暢,多有口語入詩。王安石《題張司業(yè)詩》:“
2024-12-12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