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3課青銅與商朝文化夏商周之關系周夏商夏商周三代的關系,不僅是前仆后繼的朝代繼承關系,而且一直是同時的列國之間的關系。為什么說商朝的歷史是信史?
2024-11-22 00:44
【摘要】第3課商朝與青銅文化?夏商周三代,又稱先秦時代。?約在公元前22世紀,長期定居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的夏部落在禹的率領下建立了夏王朝。?到公元前17世紀商人湯率領部落推翻了夏桀的統(tǒng)治并在今河北、河南、山東之地建立商王朝。?商王朝先后5次遷都,最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公元前11世紀,歷經17世31王的
【摘要】商朝與青銅文化文字的發(fā)展軌跡:口耳相傳-結繩記事-刻畫符號-甲骨文出現(xiàn)甲骨文的得名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和一個農民有關。這個農民叫李成。這年夏天,李成患了疥瘡,疼癢難耐,坐在田頭,無意中撿起一塊刻有“畫紋”的白骨片,但他無論如何也不知道自己撿起的是一塊歷史文化瑰寶!李成把白骨片揉搓成了粉末,涂抹在疥瘡上,疼癢神奇地止住了,幾次涂抹后,疥瘡居然治愈了
2024-12-12 23:14
【摘要】一、立國——建立政權牧野之戰(zhàn)()武王建西周(1046-)都城:鎬京第4課封邦建國和禮樂文化“牧野地方廣大洋洋,檀木兵車鮮亮煌煌,紅色駟馬威武揚揚,軍師就是太公呂尚,他像老鷹一樣飛揚,輔佐那個武王,突然襲擊大商,一戰(zhàn)成功,從此天下有了清明氣象?!薄对娊洝?/span>
2024-11-22 13:24
【摘要】“華夏”引發(fā)的思考?《辭?!啡A夏條為:中國古稱華夏。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上古時期,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摘要】第四單元:隋的創(chuàng)制和唐的鼎盛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開創(chuàng)三省六部制等制度經濟:成就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對外:平等對待,吸納外來文化文化:成為東亞中華文化圈的核心第13課第14課第15課第16課大唐氣象第13課:隋唐政治新格局隋唐:隋:隋文帝(楊堅)
【摘要】前置問答(P47/3、4)1、中華民族的不斷發(fā)展壯大是通過什么途徑實現(xiàn)的?2、中國古代把北方少數(shù)民族叫什么?宗主督護制(P48/1)宗主也叫做塢主或壁帥,是在「五胡十六國」末期南逃的豪強大族。他們擁有眾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塢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據(jù)勢力、豪強的武裝首領。依附其下的農民往往有數(shù)百家、上千家,乃至萬
【摘要】第14課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一、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1、貞觀之治產生的原因(1)隋亡的教訓(2)唐太宗的豐富的閱歷2、貞觀之治的內容(唐太宗的治國之道)①寬政安民、輕徭薄賦②知人善任、虛心納諫③開明平等、民族交融(文成公主入藏)2、評價: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社會安定,
【摘要】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曹操劉備孫權第11課割據(jù)與分裂(1)三國鼎立:赤壁之戰(zhàn);三國鼎立格局的最終形成(2)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三國
【摘要】第四課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一、封邦建國(1)教學目標:知道商周兩朝的更替;理解封邦建國體制和井田制;學習“多重印證”的史學方法;欣賞周朝青銅文化和玉器,培養(yǎng)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興趣。(2)教學媒體:P14;P15/1;PPT。(3)操作程序:A——P14/1、2(劃線、闡釋和互動;朗讀;自學);B——P14/“知識
2024-11-22 18:13
【摘要】中華文明的起源第一講中華文明的起源一、古史傳說與疑古思潮二、考古所見中華文明起源三、面紗中的夏代文化觀點主要代表提出時間主要內容主要論據(jù)埃及說(德)基爾什爾(波)波因謨(法)胡愛(法)得基涅《埃及謎解》(1654)《古代商業(yè)航海
2024-11-22 13:25
【摘要】第4課、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嫡長子嫡長子嫡長子嫡長子嫡長子表示其余嫡子及庶子等降一級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天子適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摘要】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建立一、社會大變革為什么叫“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到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史稱東周。前770——前476年為“春秋”,前475——前221年為“戰(zhàn)國”。?孔子所著《春秋》歷史的時間大體與東周前期相近,故稱之為“春秋”。?戰(zhàn)國時
【摘要】第10課東漢的興衰一、王莽新朝(9—25年)二、綠林、赤眉起義三、東漢(25—220年)1、建立:公元25年,劉秀都洛陽,史稱東漢2、光武中興①施政思想:以柔道治天下,簡政安民②具體措施廢除苛法,釋放奴婢,整頓吏治,減輕田租重視人才和文化教育與官僚和豪強妥協(xié)3、東漢
【摘要】了解三國鼎立形成的史實一、政治格局的特點——三國鼎立1.三股力量的形成中原地區(qū)的曹操脫穎而出:(原因)①政治:“挾天子以令諸侯”②經濟:發(fā)展轄區(qū)經濟(軍屯和民屯)③人才:廣招天下真才實學之士④軍事:官渡之戰(zhàn)以少勝多,基本統(tǒng)一北方南方有寄居荊州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輔政江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