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壇經(jīng)》說:“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句話的意思是B A. 修道者應該明了是非 B. 修道者應該心無是非 C. 修道者應作自我批評 D. 修道者應該不斷反省12【單選題】(2分)為了修禪,慧能向弟子傳授了一套回答別人問題的策略,這套策略被稱為“三十六對”?!贝蟾乓馑际荁 A. 修禪應該遠離鏡臺 B. 修禪應該心不染塵 C. 修禪應遠離菩提樹 D. 修禪應該誦讀佛經(jīng)10【單選題】(2分)《壇經(jīng)》中有“三無”修禪法,即“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大體意思是B A. 修禪應該保持服飾的潔凈 B. 修禪應該清除內(nèi)心的雜念 C. 修禪之處應該在菩提樹下 D. 修禪應該保持環(huán)境的衛(wèi)生9【單選題】(3分)《壇經(jīng)》中有一首偈子,內(nèi)容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此詩的作者是:A A. 白居易 B. 葛洪 C. 元稹 D. 李白15【單選題】(1分)《抱樸子內(nèi)篇》是一部怎樣的著作?A A. 外丹道教著作 B. 內(nèi)丹道教著作 C. 符箓道教著作 D. 古代藥學著作16【單選題】(2分)請看圖:這幅圖的用途是:A A. 說明修煉內(nèi)丹原理 B. 說明符箓道教原理 C. 說明修煉外丹原理 D. 說明人體生理結構1【多選題】(2分)佛教是外來宗教,但佛教喧賓奪主,成為中國宗教的主流,兩個主要的原因是:BC A. 外丹道教在貴族階層中未能廣泛傳播 B. 太平道被官方禁止,使渴求心理健康的百姓走向佛教 C. 儒教的教義未能滿足人們關注健康的心理需要 D. 符箓道教未能滿足信徒渴求健康的心理需要2【單選題】(2分)漢魏時期佛教在中國傳播,下列哪一項內(nèi)容與此無關?C A. 笮融舉行“浴佛”活動 B. 景廬跟隨伊存學習浮屠經(jīng) C. 張魯傳播五斗米道 D. 楚王劉英向官府納帛贖罪3【多選題】(3分)南北朝隋唐時期發(fā)生了所謂的“三武一宗法難”,造成此類事件屢屢發(fā)生的兩個根本原因是CD A. 道教認為佛教的過度傳播對道教有影響 B. 官方認為佛教的過度傳播危害意識形態(tài) C. 官方認為佛教的過度傳播對經(jīng)濟有影響 D. 官方認為佛教的過度傳播對政治有危害4【單選題】(1分)佛教講三皈五戒,五戒中不包括的內(nèi)容是B A. 殺生 B. 婚姻 C. 飲酒 D. 偷盜5【單選題】(2分)關于唐代的佛教修行,下面的表述中哪一個選項是錯誤的:A A. 念佛屬于天臺宗的修行方法 B. 念佛屬于凈土宗的修行方法 C. 戒定慧屬于漸悟修行的方法 D. 頓悟?qū)儆谀献诙U的修行方法6【單選題】(2分)佛教宣揚入涅槃,涅槃所在的位置是:C A. 在西方極樂世界 B. 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 C. 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 D. 在佛教的典籍中7【單選題】(1分)在凈土宗教義中,信徒若要獲得拯救,必須依賴于一位大神,這位大神是D A. 觀音菩薩 B. 釋迦牟尼 C. 大勢至菩薩 D. 阿彌陀佛8【單選題】(2分)《壇經(jīng)》中有一首偈子,內(nèi)容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若不佩金印,即合翳玉芝?!边@是由于他B A. 修煉內(nèi)丹 B. 服食丹藥 C. 身體不好 D. 久病成疾14【單選題】(2分)《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我為江司馬,君為荊判司?!备鶕?jù)這段詩文,人們相信自己的生命C A. 由肉體構成 B. 由骨骼構成 C. 由肉體和精神共同構成 D. 由肉體和骨骼共同構成12【單選題】(2分)“嗟乎!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發(fā)出此番感慨的是誰?B A. 秦始皇 B. 漢武帝 C. 白居易 D. 李少君13【單選題】(2分)西晉皇甫謐在給皇帝的上書中,描述了自己身體的狀況:“隆冬裸袒食冰,當暑煩悶,加以咳逆,或若溫瘧,或類傷寒,浮氣流腫,四肢酸重。下列與符箓道教有關的選項是:BC A. 白蓮教 B. 太平道 C. 五斗米道 D. 葛氏道7【多選題】(2分)張角傳播太平道給信徒治病。下列哪兩個人曾經(jīng)信奉外丹道教?AC A. 梁武帝 B. 漢成帝 C. 白居易 D. 漢文帝4【單選題】(1分)東漢末年發(fā)生的太平道事件,其創(chuàng)始人是A A. 張角 B. 葛洪 C. 張魯 D. 于吉5【單選題】(1分)五斗米道是東漢晚期出現(xiàn)的宗教組織。他們采用的修道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項:D A. 行善 B. 符水咒說 C. 懺悔 D. 煉丹2【單選題】(1分)方仙道就是信奉神仙、并渴望自己長生不死的傳統(tǒng)信仰?!边@段話的意思是:AC A. 人類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并非該物體自己的樣子 B. 人類看到的一匹馬,就是這匹馬自己的樣子 C. 人類看到的一匹馬,并非這匹馬自己的樣子 D. 人類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就是該物體自己的樣子19【單選題】(2分)就體裁和形式而言,《道德經(jīng)》主要是講道理,《莊子》主要是講故事。齊物論》說:“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大宗師》記載: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莫逆于心。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其蘊意是:A A. 人生如夢,生命無常 B. 人生短暫,應該努力 C. 人生多夢,珍惜理想 D. 人生苦短,珍惜生命16【多選題】(3分)《莊子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茖W知識包含的兩項要素是AC A. 思維邏輯 B. 先天稟賦 C. 感官經(jīng)驗 D. 后天實踐15【單選題】(3分)《莊子這里所表達的意思是D A. 對于一個人來說,討論生死絲毫無意 B. 對于自然界來說,區(qū)分萬物沒有意義 C. 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區(qū)分是非沒有意義 D. 對于得道悟道者來說,一切差別都是虛妄的13【單選題】(2分)《莊子》說:“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列御寇》記莊周曰:“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逍遙游》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在這段史料中,南郭子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直接原因是:A A. 修行道術 B. 身體有病 C. 天性如此 D. 悲觀厭世8【單選題】(1分)根據(jù)《莊子》一書的記載,楚威王“以千金”聘誰為相?D A. 荀況 B. 墨翟 C. 李耳 D. 莊周9【單選題】(2分)《莊子早在二千年前,提出類似概念的中華先賢是哪一位A A. 莊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孔子6【單選題】(2分)《莊子》書中描述了“真人”、“至人”和“神人”,與這些人的行為相反的一個選項是:D A. 不為活著而高興,不為死亡而苦惱,忽然而生,倏忽而死 B. 不為世間瑣事動心,不居功,不悔過 C. 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D. 為親人和朋友的去世而痛苦萬分7【單選題】(3分)據(jù)《莊子”關于“彼”與“是”的關系,下面哪一個選項與《莊子》的論述不一致:D A. 人類對外物的認知既有客觀性,也有主觀性 B. “彼”是不依賴于人類認知的外部存在 C. “是”是人類對特定存在物的認知判斷 D. 人類對外物的認知是客觀的、科學的4【單選題】(3分)莊子說“馬非馬”,公孫龍說“白馬非馬”。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這里所謂的“道”涉及哪兩項含義CD A. 道是道路的意思 B. 道是方法的意思 C. 道是不可言說的 D. 道是超然的存在15【多選題】(3分)《道德經(jīng)》講“德”,所謂的“德”涉及哪兩項內(nèi)容BD A. 嫉惡如仇 B. 是非不辨 C. 慈悲為懷 D. 善惡不分1【單選題】(1分)《莊子》書中提到的修心之術,不包括下列哪一項?C A. 修虛養(yǎng)靜 B. 克制欲望 C. 修身齊家 D. 抱一守一2【單選題】(1分)與莊子辯論“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人物是:D A. 孟子 B. 列子 C. 公孫龍 D. 惠施3【單選題】(3分)《莊子”這里所說的真人、大圣,是指D A. 刻苦修行之人 B. 修身齊家之人 C. 隱居山林之人 D. 得道悟道之人14【多選題】(3分)《道德經(jīng)》說:“道可道,非常道?!薄肚f子”這句話出自哪一部古代文獻D A. 《莊子》 B. 《墨子》 C. 《論語》 D. 《老子》13【單選題】(3分)《莊子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常衰。”這里借用“赤子”、“嬰兒”為喻,是為了表明哪兩項訴求:AD A. 對于修道來說,要心地純潔而不染 B. 在社會生活中,不要像嬰兒那樣頭腦簡單 C. 在社會生活中,不要像嬰兒那樣沒有德行 D. 對于修道來說,要有一顆愚鈍之心11【單選題】(2分)《莊子”“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立足于自然的學派有哪兩家:AB A. 道家 B. 陰陽家 C. 墨家 D. 法家9【多選題】(3分)《道德經(jīng)》有不同的版本,下面哪兩種版本與老子生活的時代比較接近BD A. 敦煌本《老子》 B. 郭店楚簡《老子》 C. 王弼《老子注》 D. 馬王堆帛書本《老子》10【多選題】(3分)《道德經(jīng)》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上述史料中,“道”最符合下述哪一項:D A. “道”是人生的準則 B. “道”是世界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 C. “道”是宇宙的根本哲學 D. “道”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微觀元素7【多選題】(2分)先秦諸子從宏觀上說分為兩大陣營:一大陣營立足于社會;另一大陣營立足于自然。”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痹唬骸昂纹湎滦??”曰:“在稊稗?!睎|郭子曰:“期而后可。”這里所說的圣人,與下列哪一個選項最接近:B A. 當今之世,若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誰也 B. 無為而無不為 C. 途之人可以為禹 D.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5【單選題】(3分)《道德經(jīng)》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在這里,“抱一”的直接目的是:A A. 修養(yǎng)魂魄 B. 不離不棄 C. 成為圣人 D. 為天下式4【單選題】(2分)《道德經(jīng)》說:“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彼^的“為無為”,最恰當?shù)睦斫馐荁 A. “為無為”就是消極等待 B. “為無為”就是不做俗事 C. “為無為”就是無所作為 D. “為無為”就是靜觀時變2【單選題】(2分)《道德經(jīng)》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道教的核心內(nèi)容是“符水咒說以療病”、煉丹成仙;佛教的核心內(nèi)容是往生西天凈土、入涅槃成佛。儒教宣揚君權神授、綱常神圣;道教宣揚治病或成仙;佛教宣揚西天凈土或入涅槃成佛。”這條諺語的意思是:A A. 父母應該培養(yǎng)孩子學習儒經(jīng) B. 父母應該留給孩子寶貴遺產(chǎn) C. 父母不應該給孩子留下遺產(chǎn) D. 父母應該讓孩子不讀一經(jīng)20【單選題】(3分)漢代儒術獨尊以后,官方意識形態(tài)被稱為“名教”、“儒教”,儒教的核心教義是綱常神圣、君權神授。宜速出阿母,令居外舍……令野無《鶴鳴》之嘆,朝無《小明》之悔,《大東》不興于今,《勞止》不怨于下?!兑住吩唬骸疅o攸遂,在中饋?!洞呵铩焚H之,以為失教?!稌氛]牝雞牡鳴,《詩》刺哲婦喪國。所以稱三綱何?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六人為三綱。謚法》曰:‘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在稱王。德合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