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 / 18。因 ,故在第一象限,故 放樣數(shù)據(jù) (2)安置經(jīng)緯儀于A點,盤左位置瞄準B點定向,然后左轉(zhuǎn)定出一點,同理盤右測設(shè)另一點,取之連線中點作為最后AP方向, m即得P點,打下木樁。如圖所示,地面有控制點A和B,在B點東北角擬建水塔,其中心為P,已知。DAB=klcos2α=hAB=+iv=六、應(yīng)用題某建筑場地上有一水準點A,其高程為HA=,177。求該目標的豎直角。問:A,B兩點間的高差hAB是多少? 儀器的視線高是多少? A,B兩點哪點高?hAB==Hi=+=HB=+()=HA= A點高某光學(xué)經(jīng)緯儀,豎盤為逆時針方向注記,盤左時始讀數(shù)為900。HA85=HA56–=若改用“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這兩點的高程應(yīng)是多少?[注H56=; H85=]如湖泊,河流,房屋,道路等。地形圖——按一定比例尺,采用規(guī)定的符號和表示方法,表示地物、地貌及其他地理要素平面位置與高程的正射投影圖。水平角——相交于一點的兩方向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豎直投影所形成的夾角。( )1:。( √ )根點直接提供地形圖測量的控制點稱圖。( √ )確定直線與標準方向之間的水平角度稱為直線定線( )坐標方位角是由坐標縱軸南端起,順時針轉(zhuǎn)到直線所經(jīng)歷的角度。( )水準儀由基座,望遠鏡和照準部三部分組成。三、判斷題把圖紙上設(shè)計好的建筑物按規(guī)定的精度在地面上標定出來的工作稱為測定。測量的工作原則是( 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前一步工作未經(jīng)檢核不得進行下一步工作)。水準儀粗略整平時,氣泡移動方向的規(guī)律是與( 左手 )大拇指移動的方向一致。 A. 山谷線 B. 山谷與山脊線 C. 懸崖線 D. 山脊線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是測設(shè)點的( A )。A. 長城 B. 黃海 C. 懸崖 D. 泰山 3在地形圖中,為了計算高程方便而加粗的曲線是( A )。A. 高程之差高 B. 平距 C. 間距 D. 坡度之差3地形測量中,若比例尺精度為:b,測圖比例尺為:M,則比例尺精度與測圖比例尺大小的關(guān)系為( B )。A. 選點﹑測角﹑量邊 B. 埋石﹑造標﹑繪草圖 C. 距離丈量﹑水準測量﹑角度測量 ﹑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坐標計算3對于小地區(qū)的平面控制測量,可建立獨立的平面控制網(wǎng),定向用的坐標方位角可用( D )代替。A. 真值 B. 觀測值與正數(shù) C. 中誤差 D. 相對誤差3導(dǎo)線的布置形式有( C )。A. 00~1800 B. 900~+900 C. 00~3600 D. 1800~+1800衡量一組觀測值精度的指標是( A )。 D. 17402在距離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B. 276176。則直線BA的坐標方位角為( C )。35//2經(jīng)緯儀視準軸CC與與橫軸HH應(yīng)滿足的幾何關(guān)系是( B )。25// C. 177。A. 177。A. 中部 B. 頂部 C. 底部 D. 1/3高度處2在水平角和豎直角觀測中,利用盤左盤右觀測不可以抵消( A )誤差。A. 00~1800 B. 900~+900 C. 00~3600 D. 1800~+18002水平角觀測時,對中的目的是使( D )與測站在同一鉛垂線上。則該水準路線的高差閉合差為( B )mm。A. 測站 B. 水準點 C. 待測高程點 D. 轉(zhuǎn)點1視差產(chǎn)生的原因是( A )。A. 看清十字絲 B. 使目標成像清晰 C. 整平水準管 D. 對中1當(dāng)水準儀被準精確整平時,理論上視準軸與管水準軸( A )。A. DS05 B. DS1 C. DS3 D. DS101微傾式光學(xué)水準儀中,用來精確整平儀器的是( C )。 B. C. D. 1水準測量中,A、B分別為后、前視點,HA=,則儀器的視線高程為( D )。A. 視準軸 B. 水準管軸 C. 橫軸 D. 豎軸1視準軸是連接物鏡光心與( C )的連線。A. 1954年的北京高程系 B. 1980年國家高程基準C. 1956年黃海高程系D. 1956年黃海高程系和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在水準測量中設(shè)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并測得后視點讀數(shù)為 ,則B點比A點( B )。A. 橢球面 B. 大地水準面 C. 地球表面 D. 海水面平面直角坐標系統(tǒng)的X軸正方向是( D )。A. 水準面 B. 假定水準面 C. 大地水準面 D. 水平面我國“1980年國家大地坐標系”的原點在( D )。A . 重力的方向線 B. 地球法線 C. 萬有引力作用線 與( A )相切的平面稱水平面。 (1分)(2)瞄準后視尺黑面,精平后讀數(shù),再瞄準后視尺紅面讀數(shù),計算看是否滿足限差要求;若不滿足則重新測量,獲得滿足要求的黑紅面讀數(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