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問:(1)卡車制動的加速度滿足什么關系時,預制件A相對B滑動,而B相對車廂底板靜止?(2)卡車制動后為保證司機安全,在B相對車廂底板靜止的情況下,預制件A不與車廂前擋板碰撞,則卡車從開始制動到停止所經(jīng)歷的時間應滿足什么條件?1【答案】(1) (2)【解析】【考點】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滑塊問題(1)AB間發(fā)生滑動的最小加速度,B與車廂發(fā)生相對滑動時的加速度,當滿足時,預制件A相對B滑動,而B相對車廂底板靜止。己知預制件左端與車廂前擋板的距離為L,A、B間以及B與車廂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各接觸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1【答案】(1);(2)【解析】【考點】本題旨在考查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已知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m3g﹣μm1g=(m2+m3)a39。1,m2與m3加速度相同,且設為a39。 (3)物塊從放上木板到停下來經(jīng)過的位移?,F(xiàn)對物塊B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使A、B一起向右移動到某一位置又處于靜止狀態(tài)(A、B無相對滑動,彈簧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撤去這個拉力后( )A.A受到的合力總等于彈簧對B的彈力B.A受到的合力總大于彈簧對B的彈力C.A受到的摩擦力始終與彈簧對它的彈力方向相同D.A受到的摩擦力與彈簧對它的彈力方向有時相同,有時相反【答案】C【解析】A、B一起移動到最右端時沒有發(fā)生相對滑動,說明最大靜摩擦力小于彈簧A的彈力,撤去拉力后如果整體保持相對靜止時,所以撤去拉力后彈力不足以提供加速度,所以A所受靜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A錯;同理BD錯;C對;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質量為mA=1kg的木板A,其上有一質量為mB=2kg的物體B,A、現(xiàn)將一水平拉力F=9N作用于B物體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的加速度為6m/s2B. C.A受到的摩擦力為3ND.B受到的摩擦力為6N【答案】C解答: 解:A、B、設A、B恰好發(fā)生相對滑動時的加速度為a0.拉力大小為F0.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對A:μmBg=mAa0;對AB整體:F0=(mA+mB)a0;聯(lián)立解得:F0=(mA+mB)?=(1+2)N=18N因F<F0,所以A、B之間不會發(fā)生相對滑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對A:f=mAa;對AB整體:F=(mA+mB)a;聯(lián)立解得:a===3m/s2;f=mAa=13N=3N,則A受到的摩擦力為3N.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如圖甲所示,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長木板B(長木板足夠長),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xiàn)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即F=kt,且A、B的質量相等,則下列圖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長木板B運動的V﹣t圖象的是( ?。?A. B. C. D.【答案】B 解答: 解:選AB整體為研究對象,AB整體具有共同的最大加速度,有牛頓第二定律 得:a1=對B應用牛頓第二定律:a1=對A應用牛頓第二定律:a1=經(jīng)歷時間:t=由以上解得:t=此后,B將受恒力作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圖線為傾斜的直線故選:B如圖所示,足夠長的木板A靜止放置于水平面上,小物塊B以初速度v0從木板左側滑上木板,關于此后A、B兩物體運動的v﹣t圖象可能是( ?。〢. B. C. D. 【答案】AD分析: 木塊滑上木板,木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木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比較出A、B的加速度大小,從而確定速度時間圖線的正誤解答: 解:A、木塊滑上木板,滑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木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若地面對木板無摩擦力,則,當木塊和木板速度相等后,兩者一起勻速運動,故A正確;BCD、木塊滑上木板,滑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木板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若地面對木板有摩擦力且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木板能加速運動說明地面對木板的動摩擦因數(shù)μ′<μ,故木板和木塊速度相等后兩者一起在地面上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小于木塊開始時的加速度,故BC錯誤,D正確.故選:AD.如圖所示,質量為10kg的物體A拴在一個被水平拉伸的彈簧一端,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00N/m,此時彈簧伸長了5cm,物體A和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g=10m/s2)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則物體受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為5N,讓小車自由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