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波腹和波節(jié)處電壓與電流相位相同,因此 φ= 0,用波腹和波節(jié)處的電壓電流計算功率最簡便 m a xm i nm i nm a x 2121 IVIVP ??kZIkZV cc2m a x2m a x2121 ??( |V|max/|I|min=ρZc ) 功率還可以表示為入射波功率與反射波功率之差: )1()1(2121 m i nm a x ???????? ?? IVIVP L21 1 1( 1 )2 2 2V I V I V I P P? ? ? ? ? ? ? ?? ? ? ? ? ? ?傳輸線效率定義為負(fù)載吸收功率與傳輸線輸入功率之比,用 η表示,即 inLPP=? 對于無耗線 , η= 1 ( |V|min/|I|max=k Zc ) 無耗傳輸線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 行駐波狀態(tài) 作業(yè) ? ? ? ? 。這即是輸入阻抗的 λ/2的重復(fù)性和 λ/4的變換性。電壓波腹處和電壓波節(jié)處輸入阻抗為線上輸入阻抗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分別記為 Zmax及 Zmin ,其值為 Zmax= Rmax= |V|max/|I|min=ρZc ( ) Zmin= Rmin= |V|min/|I|max =kZc ( ) 實際上由于 tg βz的周期性,傳輸線上相 距 λ/2的兩個參考面,其輸入阻抗相等。 1, 177。 2),即 z = θ0λ/(4π) - (2n+ 1) λ/4時,出現(xiàn)電壓振幅最小值、電流振幅最大值 )1()( m in ??? ?VzV)1()( m a x ??? ?IzI ( ) z |I| |V| |V| |I| z 行波 部分 駐波 部分 ZL ( 1)沿線電壓電流分布 但與純駐波不同的是電壓振幅最大值和電壓 最小值不再是純駐波狀態(tài)時的 2V+ 和 0。 從分布圖中可看出,混波狀態(tài)的電壓、電流振幅 分布沿線也具有一系列交錯排列的極大值和極小 值 . )1()( m a x ??? ?VzV)1()( m in ??? ?IzI ( ) 當(dāng) θ0- 2 β z= (2n+ 1)π (n= 0,177?;觳? 狀態(tài)是介于行波與駐波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它所對應(yīng)的負(fù)載一般是復(fù)阻抗,即 ZL=RL+jXL 其負(fù)載反射系數(shù)為 L c L L cLL c L L cZ Z R jX ZZ Z R jX Z? ? ???? ? ?=2222()()L c LLL c LR Z XR Z X?????=2221_02cLLcLZXRZXtg???? 顯然, 0|Γ|1時,表明入射波功率一部分被負(fù)載反射,一部分被負(fù)載吸收。因為負(fù)載中不含有代表損耗的實部,所以負(fù)載不消耗能量,能量在終端全部反射,傳輸線同樣工作在純駐波狀態(tài) 這時傳輸線上電壓、電流和阻抗的分布完全與終端短路和終端開路類同,區(qū)別是在負(fù)載處反射系數(shù)的相位既不是 0,也不是 π,而是其他的任意值。 jXl (純電抗負(fù)載 ) |ΓL| = 1 θ0=177。 純駐波狀態(tài)時負(fù)載應(yīng)滿足的條件: ZL= 0 ZL= ∞ ZL= 177。 )(1 1)()( ?? ?? ?? zjeAzVzV)(1 1)()( ?? ?? ?? zjceZAzIzI行波狀態(tài)時沿傳輸線電壓、電流的分布表達(dá)式為: tje?將兩式分別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