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此屬癇證何種證型? A. 脾胃虛弱 B. 肝火痰熱 C. 陰虛火旺 D. 肝風(fēng)痰濁 E. 痰瘀互結(jié) 66. 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質(zhì)紅,脈沉細(xì)數(shù)者,治宜選用 A. 程氏 萆薢 分清飲 B. 水陸二仙丹 C. 六味地黃丸 D. 左歸丸 E. 縮泉丸 67. 水腫證見濕熱久羈,化燥傷陰,治宜選用 A. 豬苓湯 B. 知柏地黃丸 C. 五皮飲 D. 滋腎通關(guān)丸 E. 大補(bǔ)陰丸 68. 風(fēng)寒濕痹的通治方為 6 A. 羌活勝濕湯 B. 烏附麻辛桂姜湯 C. 宣痹湯 D. 蠲痹湯 E. 獨(dú)活寄生湯 69. 遺精病位在 A. 心 、 脾 、 腎 B. 心 、 肝 、 腎 C. 肺 、 脾 、 腎 D. 肝 、 脾 、 腎 E. 以上都不是 70. 脅肋隱痛,綿綿 不休,勞則加重,口干咽噪,舌紅少苔,脈弦細(xì)數(shù)者,治宜選用 A. 滋水清肝飲 B. 一貫煎 C. 丹梔逍遙散 D. 化肝煎 E. 以上都不是 71. 患者初始納少,腹脹,便溏,面色少華,逐漸出現(xiàn)四肢痿軟無力,神疲倦怠,舌胖苔白,脈弱,治宜選用 A. 加味二妙散 B. 清燥救肺湯 C. 參苓白術(shù)散 D. 虎潛丸 E. 補(bǔ)中益氣湯 72. 在下列病證中,除哪種病證外,均可使用麻杏石甘湯 A. 感冒屬于表寒里熱者 B. 肺癰初起,喘較甚者 C. 喘證屬于風(fēng)熱犯肺者 D. 飲證屬于飲犯胸肺,癥見咳喘,熱盛汗出者 E. 心悸屬于痰熱蘊(yùn)結(jié),兼風(fēng)熱表證者 二 . B 型題: 每一道考題下面都有 A、 B、 C、 D、 E 5個(gè)備選答案,如果該題只與答案 A 有關(guān)請(qǐng)將 A 寫在答題紙上,以次類推,每個(gè)答案可以選擇一次或者一次以上 A. 噦 B. 握 C. 憂 D. 咳 E. 栗 73. 肝之變動(dòng)為 74. 腎之變動(dòng)為 A. 益火補(bǔ)土法 B. 金水相生 法 C. 抑木扶土法 D. 培土制水法 E. 瀉火補(bǔ)水法 75. 腎陽虛不能溫脾,以至脾陽不振,其治療宜采用 76. 腎陰不足,心火偏亢,以致心腎不交,其治療宜采用 A. 戴眼反折瘛從,絕汗出 B. 耳聾百節(jié)皆縱,目轅絕系 C. 口目動(dòng)作,善驚妄言 D. 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 E. 中熱嗌干,善溺心煩,舌卷卵縮 77. 足太陽之脈終 絕,可見 78. 足太陰之脈終絕,可見 A. 極細(xì)極軟,按之欲絕 B. 脈細(xì)如線,應(yīng)指明顯 C. 舉之無力,按之空虛 D. 極軟而沉細(xì) E. 浮而細(xì)軟 79. 弱脈的脈象是 80. 微脈的脈象是 A. 午后熱甚 B. 口干舌燥 C. 頭脹身重 D. 小便不利 E. 脈象沉澀 81. 上焦病證的臨床表現(xiàn),多見 82. 下焦病證的臨床表現(xiàn),多見 A. 瀉痢后重 B. 水腫脹滿 C. 食積不消 D. 腳氣腫痛 E. 瘧疾寒熱 83. 檳榔配木瓜治 84. 檳榔配木香治 A. 天南星配生姜 B. 甘草配甘遂 C. 石膏配牛膝 7 D. 丁香配郁金 E. 藜蘆配白芍 85. 相畏的配伍是 86. 相使的配伍是 A. 黃芩 、 黃連 、 黃柏 B. 黃芩 、 黃連 、 梔子 C. 黃芩 、 連翹 、 甘草 D. 黃芩 、 黃柏 、 梔子 E. 黃芩 、 梔子 、 連翹 87. 黃連解毒湯與清瘟敗毒飲中均含有的藥物是 88. 普濟(jì)消毒飲與涼膈散中均含有的藥物是 A.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B. 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C. 宣暢氣機(jī),清熱利濕 D. 行氣降濁,宣化寒濕 E. 溫中行氣,燥濕除滿 89. 連樸飲的功能是 90. 雞鳴散的功用是 A. 溫膽湯 B. 茯苓丸 C. 滾痰丸 D. 小陷胸湯 E. 清氣化痰丸 91. 胸脘痞悶,按之則痛,或咳痰黃稠,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者,治宜選用 92. 胸脘痞悶,喘咳痰稠,大便秘結(jié),或驚悸癲狂,舌苔黃厚,脈滑者,治宜選用 A. 芍藥湯加味 B. 白頭翁湯加味 C. 神犀散 D. 連理湯 E. 葛根芩連湯加味 93. 下痢赤白,肛門灼熱,腹痛,里急后重,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宜選用 94. 發(fā)病急驟,壯熱煩躁, 下痢鮮紫膿血,腹痛如絞,里急后重,舌紅絳,苔黃燥,脈滑數(shù),宜選用 A. 痰氣郁結(jié),氣機(jī)不暢 B. 氣滯血瘀,痰凝正虛 C. 氣郁痰火,陰陽失調(diào) D. 氣機(jī)逆亂,陰陽失調(diào) E. 氣虛下陷,清陽不升 95. 癲狂的主要病機(jī)是 96. 厥證的主要病機(jī)是 A. 河 間 《原病式》 B. 《丹溪心法》 C. 《景岳全書》 D. 《儒門事親》 E. 《金匱要略》 97. “無虛不作?!笔悄囊徊繒紫忍岢龅模? 98. “無痰不作?!笔悄囊徊繒紫忍岢龅模? 三 . C 型題: 每一道考題下面都有 A、 B、 C、 D 4 個(gè)備選答案,如果該題只與答案 A 有關(guān),則請(qǐng)將 A 寫在答題紙上,如果該題和答案 A、 B 都有關(guān),請(qǐng)將 C寫在答題紙上,如果該題和答案 A、 B 都無關(guān),請(qǐng)將 D 寫在答題紙上 A. 腎主閉藏 B. 肝主疏泄 C. 兩者均有關(guān) D. 兩者均無關(guān) 99. 月經(jīng)來潮與否,在于 100. 津液運(yùn)行于周身,在于 A. 熱者寒之 B. 通因通用 C. 兩者均是 D. 兩者均非 101. 膀胱濕熱所致病證,用清利方法治之,屬于 102. 久病精血不足所致病證,用益氣養(yǎng)血方法治之,屬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