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 A 和B,在大小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 則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A.物體A 對B 的摩擦力與物體 B 對A 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物體 B 的重力與地面對 B 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C.物體 B 的重力與地面對 B 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地面一定是粗糙的【答案】D【解析】【詳解】A.物體 A 和B,在大小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A和B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故A、B之間沒有摩擦力,故A錯誤;B.C.物體 B 的重力與地面對 B 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對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C錯誤;D.疊放在一起的物體 A 和B,在大小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與地面間的摩擦力f=F,因存在摩擦力,所以地面一定是粗糙的,故D正確.第40頁(共40頁)。19.如圖所示,兩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等質(zhì)量的水放在臺秤上,用細(xì)線懸掛著質(zhì)量相同的實心鉛 球和鋁球,逐漸將它們?nèi)拷]在水中(球未接觸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時臺秤甲、乙示數(shù)分別為N1和N2,繩的拉力分別為T1和T2,已知ρ鉛ρ鋁,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A.N1=N2 T1>T2B.N1>N2 T1>T2C.N1<N2 T1>T2D.N1>N2 T1<T2【答案】C【解析】【詳解】由題知,兩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等質(zhì)量的水,則水的質(zhì)量G1水=G2水;已知ρ鉛>ρ鋁,根據(jù)ρ=,得V=,所以質(zhì)量相同的實心鉛球和鋁球的體積關(guān)系是:V鉛<V鋁:當(dāng)實心鉛球和鋁球全部沒入水中時V排=V物,則:V鉛排<V鋁排,根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F鉛浮<F鋁??;根據(jù)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實心球?qū)λ膲毫向下=F浮,由于臺秤的示數(shù)N=G容器+G水+F向下,則兩臺秤的示數(shù)分別為:N1=G容器+G1水+F1向下=G容器+G水+F鉛??;N2=G容器+G2水+F2向下=G容器+G水+F鋁??;所以,N1<N2,故選項ABD中的關(guān)系均錯誤。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C。彈簧從壓縮到最短B點到彈簧彈回原長A點的過程中,物體的運動過程:彈簧壓縮到最短時彈力最大,大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上,物體加速上升;當(dāng)彈簧的彈力和物體的重力相等時,物體的速度達(dá)到最大,之后彈力小于重力,物體開始減速?!驹斀狻坑蓤D可知,原來液體的深度,從兩容器中分別抽出相同深度的液體后,剩余液體的深度有,而剩余的液體質(zhì)量相等,則有而,則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化量為,抽出液體深度相同,即所以故選A。16.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兩圓柱形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故選D。14.A、B、C疊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A=F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勻速滑動,如圖所示。13.如圖所示,用甲、乙滑輪組在相同時間分別將A、B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體受到的重力GA>G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繩重和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〢.兩滑輪組繩端移動的距離相等 B.甲滑輪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C.甲滑輪組的總功率比乙的小 D.甲滑輪組的動滑輪比乙的重【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兩個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h時,甲滑輪組動滑輪上有三段繩子,所以F甲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3h,乙滑輪組動滑輪上有兩段繩子,所以F乙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2h,故A錯誤.B.根據(jù)公式W有=Gh,由于兩物體升高相同的高度,但是GA>GB,所以W有甲>W(wǎng)有乙,故B錯誤;C.W有甲>W(wǎng)有乙,η甲<η乙,結(jié)合知,W總甲>W(wǎng)總乙,時間又相等,由P=知,甲滑輪組的總功率比乙的大,故C錯誤;D.根據(jù),得=1+,因為η甲<η乙,所以,又因為W有甲W有乙,所以,再根據(jù)得,故D正確。說法錯誤。說法錯誤。說法正確。說法錯誤。故選C。7.如圖,質(zhì)量分別為mmm3(m1>m2)的物體通過輕繩和彈簧連接起來,三個物體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不計彈簧自重、繩重和摩擦,關(guān)于此裝置的說法錯誤的是( )A.繩子對m2的拉力大小為m2gB.繩子對m1的拉力大小為m1gC.彈簧中拉力大小為(m1m2)gD.地面對m3的支持力大小為(m2+m3m1)g【答案】A【解析】分析:分別對質(zhì)量為mmm3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然后對照各選項逐一進行判斷即可.解答:如圖所示:A、根據(jù)定滑輪工作特點可知,繩子對甲物體的拉力等于物體乙對繩子的拉力,等于乙物體的重力,所以,繩子對甲物體的拉力大小為m1g,故A錯誤;B、對乙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時乙物體的重力與繩子對乙物體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繩子對乙物體的拉力大小為m1g.故B正確;C、彈簧中拉力為乙物體與甲物體的重力之差,即(m1m2)g,故C正確;D、對丙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可知,物體丙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甲物體的壓力(等于重力)、乙物體的拉力(等于重力)三個力的作用,地面對丙物體的支持力大小為(m2+m3m1)g.故D正確.故選A.【點睛】此題考查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關(guān)鍵是對各個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有一定難度!8.兩個用同一種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閉圓臺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 上,容器內(nèi)裝有質(zhì)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體,如圖所示.若它們分別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 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分別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 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A.p1=p2 F1=F2B.p1>p2 F1=F2C.p1>p2 F1<F2D.p1<p2 F1>F2【答案】B【解析】【詳解】容器內(nèi)裝有質(zhì)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體,由圖知,V1V2,根據(jù)可知,ρ1ρ2;由p=ρ液gh可知,p1p2;容器質(zhì)量相同,內(nèi)裝液體的質(zhì)量相同,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相等,又容器材料相同,所以容器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相等,又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拉力與摩擦力平衡,則F1=F2;由以上分析知,ACD錯誤,B正確.9.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體積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大B.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厚度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大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質(zhì)量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大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體積后,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小【答案】C【解析】【分析】規(guī)則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壓強可以用公式判斷;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根據(jù)切去部分的重力,得出減小的壓強,最終判斷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大?。驹斀狻緼B. 因為規(guī)則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壓強用判斷;當(dāng)沿豎直方向切去無論是相同的體積,還是相同的厚度后,兩者高度沒有變化,當(dāng)然兩者密度也不會變化,所以壓強不變,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一樣大,故AB錯誤;C. 原來壓強相等,即;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質(zhì)量,則切去部分的重相等,則減小的壓強分別為:;,因為,所以;則有:,即剩余部分甲對地面的壓強大,故C正確,D錯誤.D. 原來壓強相等,甲的高度大,根據(jù)知,甲的密度小,即;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部分的體積后,根據(jù)可得,甲切去部分的質(zhì)量小,重力?。活愃艭選項的分析可知,甲減小的壓強更小一些,則剩余部分對地面仍是甲大,故D錯誤.故選C.10.如圖所示,將重為 5N 的小球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dāng)小球的一半體積浸在水中時,測 力計示數(shù)為 2N。6.下列函數(shù)圖像能正確地描述兩個物理量之間關(guān)系的是( )A.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所受拉力與伸長關(guān)系B.粗糙程度不變時,滑動摩擦力與壓力關(guān)系C.壓力一定時,物體受到壓強與受力面積關(guān)系D.液體密度不變時,液體壓強與深度關(guān)系【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A.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所受拉力成正比關(guān)系,圖像應(yīng)是過原點的一條傾斜直線,故A不符合題意;B.粗糙程度不變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若壓力為零,則摩擦力為零,而選項中圖象反映的是壓力為零,仍有摩擦力,故B不符合題意;C.根據(jù)P=可知,壓力一定時,物體受到壓強與受力面積成反比,圖像為雙曲線的一部分,故C符合題意;D.根據(jù)P=可知,液體密度不變時,液體壓強與深度成正比關(guān)系,而選項中圖象反映的是深度增大壓強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D。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給A一個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4N,故BC不符合題意;A.木板A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水平方向受到物體B對木板A的摩擦力的大小為4N,方向向左;水平拉力F,大小為10N,方向向右。3.如圖所示,兩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等質(zhì)量的水放在臺秤上,用細(xì)線懸掛著實心鉛球和鋁球,將其全部沒入水中,此時水未溢出,兩容器中水面高度恰好相同.此時臺秤的示數(shù)分別為N1和N2,繩的拉力分別為T1和T2,已知ρ鉛>ρ鋁,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A.N1=N2,T1=T2 B.N1>N2,T1<T2C.N1=N2,T1>T2 D.N1<N2,T1>T2【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jù)題干可知:兩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裝等質(zhì)量的水,則水的質(zhì)量為:qm1=m2,根據(jù)可知水的體積關(guān)系是:V1=V2,根據(jù)將實心鉛球和鋁球全部沒入水中,此時水未溢出,兩容器中水面高度恰好相同可知:V1+V鉛排=V2+V鋁排,所以,V鉛排=V鋁排,則根據(jù)F?。溅岩篻V排可知:F鉛浮=F鋁??;根據(jù)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實心球?qū)λ膲毫向下=F浮,由于臺秤的示數(shù)=G容器+G水+F向下;則臺秤的示數(shù)分別為:N1=G容器+G水+F1向下=G容器+G水+F鉛??;N2=G容器+G水+F2向下=G容器+G水+F鋁??;所以,N1=N2,故BD錯誤.由于實心鉛球和鋁球全部沒入水中,則V排=V物,所以,V鉛=V鋁;已知ρ鉛>ρ鋁,根據(jù)m=ρV可知:實心鉛球和鋁球的質(zhì)量關(guān)系是:m鉛>m鋁;則:G鉛>G鋁;對于懸吊在水中的球來說,它受到自身的重力G、水對它的浮力F浮和懸線對它的拉力T三個力的作用而處于平衡,則此三力間應(yīng)有關(guān)系為T=G﹣F??;則T1=G鉛﹣F鉛浮;T2=G鋁﹣F鋁??;所以,T1>T2;故A錯誤,C正確.4.如圖所示,在大小為14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板A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的過程中,物體B相對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