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先秦諸子與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學派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將各學派分為:儒、道、陰陰、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與發(fā)展?百家爭鳴形成的歷史背景?諸子百家之學的興起?諸子百家之學的鼎盛?諸子百家之學的轉折?諸子百家之學的終結歷史背景?社會階級的革命——分封制與宗法
2025-05-19 19:01
【總結】第10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教案〖課程標準〗知道孔子,了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冀虒W目標〗知識與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與教育方面的影響和貢獻、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用歷史的觀點理解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的辯論關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質疑、辯論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述歷史的能力;在對傳統(tǒng)思想文化批判和吸
2024-11-19 08:29
【總結】孔子和百家爭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一、孔子1.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暴力。春秋時期,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不向周天子貢獻財物。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zhàn)爭,強大的諸侯開始爭霸,西
2024-12-08 05:25
【總結】第11課百家爭鳴知識網絡構建課后即時訓練1、下列哪一項是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A私學的興盛
2024-12-02 15:39
【總結】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課件“仁”“禮”“德”社會人群要互相敬愛、謙讓,和諧相處人們的言行舉止要符合社會規(guī)范為政以德教育對象:有教無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學習態(tài)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
2024-11-27 23:11
【總結】7C中小學課件第9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7C中小學課件老子一、老子和《道德經》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認為各種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面,對立雙方可以互相轉化。其學說記錄在《道德經》一書里。7C中小學課件
2024-12-08 00:28
【總結】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dān)春秋時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認為各種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兩個對立面其學說記錄在《道德經》一書里。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對立關系的事物有哪些?“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私人講學;
2024-12-08 15:20
【總結】第19課文字演變〖教學實錄〗第一課時〔復習導入〕訂正上周課堂作業(yè)(《基礎訓練》的第三單元)引導學生看第五單元“古代科技與文化”的導言,知道本單元將要學習哪些內容。學生閱讀課文。第19課文字演變(板書,以下綠色黑體字為板書內容)〔閱讀教材〕(約10分鐘)下面給同學們幾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閱
2024-12-08 17:45
【總結】孔子和百家爭鳴習題精選一、單項選擇1.下列著作中,記錄孔子學說的是()A.詩經》B《論語》C.《春秋》D.《尚書》()A.認為人不能戰(zhàn)勝自然B.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C.主張中央集權D.統(tǒng)治者要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無為而治”的是()A.莊子B.墨
2024-12-03 07:46
【總結】華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第21課社會習俗的變化【內容標準】了解民國以來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窘虒W目標1、知識與能力:知道發(fā)型服飾變化、稱謂變化、禮節(jié)變革、提倡女權等知識。通過對民國初年社會風俗變遷的討論與分析,讓學生得出這是道德觀念、等級觀念和思想觀念的改革,是社會發(fā)展、歷史
2024-11-18 21:22
【總結】孔子思想家“仁”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yǎng),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會規(guī)范一、孔子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岸Y”政治提倡“為政以德”,主張以“德”化民,以“禮”治國。教育家教育對象:首辦私學有教無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學習態(tài)度
2024-11-19 00:53
【總結】第9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案例說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的諸子百家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比較遙遠和陌生,雖然他們對孔子等有所耳聞,但說到其思想及對思想的理解,還是一知半解。因此,如何選擇學生能夠親近的方式導入新課,帶著興趣和好奇進入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教師活動:播放古箏《高山流水》音頻,同時出示
2024-11-19 12:09
【總結】第11課“百家爭鳴”孔子老子孟子3.“百家爭鳴”有部分課件由于控制文件大小,內容不完整,請聯(lián)系購買完整版老子像老子簡介生活時代:春秋末期所屬學派:道家(創(chuàng)始人)思想精髓:提出了樸素的辯證法,主張遵循自然規(guī)律,提倡“無為”而治。代表作:《老
2024-11-25 22:21
【總結】長春市四十七中學馬桂娟文字演變的過程起源萌芽形成發(fā)展起源結繩記事倉頡造字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目、屯里食物的多少。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倉
2024-12-08 05:27
【總結】:/中小學課件站第9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中小學課件站一、老子與《道德經》?老子: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作:《道德經》?思想:1、否認“天命”,?提出“道法自然”?2、政治上提倡“無為而治”?3、樸素辯證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對立面,并且相互轉化等。:/
2024-12-07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