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的唯一目標。否則,就會失去理智,從而走向自我毀滅的深淵。(三)培養(yǎng)艱苦奮斗精神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支撐著偉大的事業(yè)。歷史經(jīng)驗證明:一切偉業(yè)的成功,任何奇跡的創(chuàng)造,沒有崇高的精神支撐是不可能的?!耙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盵2]長征途中,戰(zhàn)士們沒有衣服穿,就將獸皮披在身上,沒有鞋子穿,自己動手編制草鞋,沒有吃的,就用野菜、樹皮充饑。沒有房子宿營,他們就抱成一團,靠彼此的體溫御寒??,艱苦奮斗精神是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也是我們黨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光輝典范。在大學生群體中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培養(yǎng)大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首先是繼承革命傳統(tǒng)的需要。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接班人,肩負著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歷史重任。大學生只有把艱苦奮斗的接力棒接過來,才能不辜負老一輩的期望。其次,培養(yǎng)大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是提高跨世紀人才素質(zhì)的需要。知識經(jīng)濟的悄然興起可以說是一場無聲的革命,無論對生產(chǎn)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將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作為社會主義建設中堅力量的大學生,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貫穿其中的紅線是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即使是高素質(zhì)的人才,也可能僅僅是“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3]。第三,培養(yǎng)大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是實現(xiàn)理想、立志成才的重要條件。中國礦業(yè)大學徐海學院2013級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結(jié)課論文實踐證明,一個人年輕時受一些挫折、磨難并不一定是壞事,“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4]是人生寶貴的精神財富。當代的大學生,經(jīng)常被稱之為“抱大的一代”,由于是在風平浪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在父母老師的層層呵護中長大的,我們得到的是太多的寵愛與溫暖,使我們一代人自立能力較差,心理上比較脆弱,缺乏的正是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正是因為如此,對大學生進行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迫切。(四)加強組織紀律性嚴明戰(zhàn)斗紀律、群眾紀律和組織紀律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又一重要法寶。長征途中的紅軍,在戰(zhàn)斗中,爭當先鋒、前赴后繼、勇于犧牲。組織上,實行民主集中制,個人服從集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服從上級。在和群眾的關(guān)系上,更是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親民之歌”。長征之初,由于敵軍散布的謠言以及群眾的不了解,當他們看到紅軍路過時,有的紛紛逃入深山,有的閉門不出,有的甚至存在敵對情緒。面對這種情況,紅軍一方面對群眾進行積極的宣傳工作,用通俗的語言,極大的耐心同群眾接近,糾正他們對我軍的誤解。另一方面,紅軍也以自身的行動向群眾展示了自己是一支“正義之師”,是同群眾心連心,代表他們利益的軍隊。他們對待群眾親密友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幫助群眾組織生產(chǎn)、尊重各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信仰,更有劉伯承與彝族的部落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的感人事跡。正是紅軍嚴明的組織紀律性,打動了沿途的群眾,他們最終把紅軍當作自己的親人,用各種形式表達對紅軍的支持和愛戴。紅軍也正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才最終克服困難,勝利會師。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因此,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弘揚長征精神對當代大學生的學習和人生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應在社會角色扮演中以身作則,堅持務實長征精神的內(nèi)涵,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和諧發(fā)展以及新時代下的社會道德建設為之不懈努力,貢獻出一份力量,從而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參考文獻1.《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作者:毛澤東 2.《2003年7月3日胡錦濤在西柏坡談話錄》.3.《羅亭》..《滕王閣序》.王勃.第五篇:當代青年如何弘揚長征精神淺談當代研究生如何弘揚長征精神【摘要】長征精神是不怕困苦,不畏艱難,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弘揚長征精神有利于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精神動力,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fā)展,可以使人們正確認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利于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于當代研究生而言,在求學之路上,肯定會遇到很多艱難困苦,所以我們要繼承這種不怕吃苦、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精神,抵制一切困難險阻,劈波斬浪,最后抵達我們向往的象征美好未來的‘思樂園’。【關(guān)鍵詞】長征精神;研究生;艱苦奮斗;集體主義;榮辱觀AbstractThe long march spirit is themeaning that not afraid of difficulties, not afraid of hardship, not afraid of blood revolutionary heroism forward thefamily of the long march spirit to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spirit,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and to provide spiritual power for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society, to promot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an make people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cherish the hardwon peace life today, is beneficial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hard struggle and hard the contemporary graduate students, on the way of our schooling, will certainly encounter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we should inherit the spirit does not fear endures hardship, not afraid of all difficulties, waves, finally arrived at our desire for a better words: The long march spirit。Graduate students。The arduous struggle。Collectivism。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參考文獻[1] [D].西南石油大學 2013 [2] “紅色經(jīng)典”電影對社會道德的導向研究[D].吉林大學 2013 [3] [D].貴州大學 2009 [4] [D].湖南師范大學 2007 [5] [J].(11)[6] :永遠在路上[J].(11)[7] [J].(22)[8] 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J].(11)[9] [J].(04)[10] :“文化自信”的底蘊與旗幟[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11] “中國夢”[J].(01)[12] [J].(10)[13] [J].(01)[14] 熊啟珍,[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02)[15] 何會寧,[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16] [J].(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