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定能出色的完成兩年基層工作的任務(wù)。實踐證明,國家近些年來針對大學生就業(yè)的一系列政策都是非常正確,并且可行性極強的。下面我僅代表我個人,給即將投身基層的各位做一個表率:第一:我們要感謝黨,感謝國家。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走進基層,走進社會,感受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絕好鍛煉機會。我們只要服務(wù)基層一天就要像熱愛自己的家一樣熱愛工作 第二:珍惜基層工作經(jīng)驗。作為同齡的年輕人,我們更應(yīng)該感到驕傲和自豪,這邊廣闊的天地需要新鮮的,與時俱進的血液的注入,這也正是我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得大好時間。第三:國家建設(shè)基層,建設(shè)新農(nóng)村的道路還很漫長,還很難走。我們這兩年一定要做到“放得下架子,擺得正思想,耐得住寂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就請各位領(lǐng)導見證大家的決心和承諾,把全部的熱情和努力投入到基層工作中去。愿我們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共同勉勵。為祖國的新農(nóng)村建設(shè)添磚加瓦,把當代大學生身上的優(yōu)良品質(zhì)發(fā)揚光大。最后,祝各位在未來的兩年時間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演講稿三:大學生三支一扶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評委、同志們: 大家好!動畫片喜洋洋運動會我是xx鎮(zhèn)的xxx,是一名三支一扶大學生,我演講的題目是《故事里的中國夢》。今天我要講三個故事,第一個要講的故事眾所周知。1963年,美國民權(quán)運動者—馬丁路德金發(fā)表了著名的演說《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讓全世界都見證了美國夢的力量。1968年,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雖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個夢想”的這句話卻真正地站了起來,不僅在美國站起來,在全世界也站起來。很多年以后,大家都不再談?wù)摗懊绹鴫簟钡臅r候,中國提出了“一個新的夢想”,震撼世界、響徹神州、扎根在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中,那就是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報紙、雜志、媒體......鋪天蓋地的傳播著這股力量,到底什么是“中國夢”呢?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想從身邊的故事里感受“中國夢”。張廣秀,25歲,是山東省臨沂羅莊人,2015年考取了大學生“村官”,在煙臺市壚上村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wù)。擔任“村官”以來,張廣秀利用自身電腦技術(shù)專長,幫助村里將所有的資料進行電子量化整理。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她走訪了村內(nèi)大部分村民,詳細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用自己的所學所知,積極為民排憂解難。櫻桃園里時常有她幫著群眾干活的身影;村民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她請教。她成了一名大櫻桃種植“專家”、幫助村民解難題的“大管家”。2015年村里準備讓她接管村里的計劃生育工作時,她卻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的張廣秀在日記里寫到:“看到有這么多好心人為我的事操心,真的非常感動,病好了,我還回去做39。村官39。!”張廣秀的事跡很樸實、很感人,她全身心為村民服務(wù),身患重病不忘本職,用真誠贏得了大家的認可,用生命詮釋了最美的“中國夢”。第三個要講的是普通農(nóng)民的故事。張記富,是xx鎮(zhèn)北宅村的一位果農(nóng),家里有幾畝土地,原先自己種地,起早摸黑,也不知道種啥好。自2015年我鎮(zhèn)實施土地流轉(zhuǎn)項目以來,他把幾畝地流轉(zhuǎn)給了金鐘山現(xiàn)代蘋果示范園。他這么描述自己的工作狀態(tài):“上班看鐘點,工作在地頭,一天8小時,月領(lǐng)幾千塊。”土地流轉(zhuǎn)使xx農(nóng)民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像張記富,自己種地時一年每畝地的純收入也就是800元,土地流轉(zhuǎn)給公司后,他每年不但穩(wěn)獲超過800元的流轉(zhuǎn)費,還有分紅,另外每月“上班”還能掙2000多元的工資,一年算下來多收入兩萬多元。張記富像城里人一樣生活的夢想一步步實現(xiàn)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我也有我的夢想。2015年我幸運的成為了一名“三支一扶”大學生,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的“中國夢”就是從接聽一次電話開始,從印好一份文件開始,從收發(fā)一個傳真開始,從每一個清晨的忙碌開始,從每一個周末的值班開始。在xx的一年里,我學習了很多,收獲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務(wù)實的態(tài)度,學在基層、干在基層、把自己的知識優(yōu)勢轉(zhuǎn)化為建設(shè)新農(nóng)村的動力,在xx的沃土里綻放我的“夢想之花”。一個個小故事不足以震撼人心,但是故事背后的夢想?yún)s足以感動中國。“中國夢”不是一個宏大的口號,它屬于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你的夢,我的夢,共同匯聚成了一個夢——“中國夢”。只有我們精誠團結(jié)、凝聚力量,我們才能說,我們有信心,實現(xiàn)中國夢!演講稿四:大學生三支一扶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為我熱愛的工作唱贊歌》開篇不去憶童年,也不去談偉人,就講講我自己的故事給您聽。有人這樣說“只有貢獻,才能衡量人生的價值”。是的,每一個人只要不安于現(xiàn)狀,不甘于平庸,就可能在勇于進取的奮斗中奏響人生壯麗的樂章。我是踩著八十年代尾巴出生的一代,有著懷舊復古的情懷,有著對新事物的渴望,更多的還懷有對自由不羈生活的追求和熱情。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有好的社會制度,有好的交流平臺,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平臺,借助這樣的平臺給了我“三支一扶”工作的機會。“三支一扶”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平臺,是我積累人生財富的第一站,我希望做社會主義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做社會主義一斗泥哪里需要哪里提。所以,我能很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并熱愛上我的工作。每一個人都背負著所處時代的印記和責任,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時代賦予的特殊使命,在時代大潮中弄潮起舞是國家對我們的要求和希冀。勤于學、敏于行,才能增強服務(wù)社會的本領(lǐng)。內(nèi)心澎湃的我,富有激情的我,要用我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人,我在人才交流服務(wù)中心的工作的日子里,每天面對的是一份份剛剛畢業(yè)大學生的檔案,雖然登記、報道、整理、發(fā)送的工作單調(diào)而重復,可我清楚的認識到,這是每一個來報道同學人生起步的第一份檔案,承載著他們對未來的夢想。這份檔案似是有生命的,跟隨著每個人,記錄下他們在學習工作中的一點一滴,我必須細心看管好這一份份“年輕的生命”,守護好他們的夢想,這樣想來這便成了一份無比神圣的工作。這里僅僅抒發(fā)出我對愛崗的所感所想,進一步升華就是敬業(yè)。所謂敬業(yè)就是要以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盡職盡責。我國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業(yè)精神,孔子稱之為“執(zhí)事敬”,朱熹解釋為“專心致志,以事其業(yè)”。崗位就意味著責任。只有對崗位工作敬業(yè),才會全力以赴,才會、自發(fā)自動,才會、不找借口,才會、立即行動。我清楚的明白每份檔案的重要性,我知道我的小失誤小瑕疵會影響這份檔案背后的人的一生,所以我要高質(zhì)量完成自己的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職責意識對待這份工作,必須要有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這份工作。我們都有自己的崗位,都承擔著繁重的工作,沒有較強的敬業(yè)精神和工作責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職工作。最后講奉獻?!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這就是對奉獻的最好詮釋。每個平凡的工作崗位,都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空間平臺。因此我們要珍惜,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來回報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因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身為就業(yè)局的一員,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單位的利益結(jié)合起來,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生命價值才能得以完美展現(xiàn)。所以,講敬業(yè)、講奉獻,這應(yīng)該成為我們每一位的精神追求立足本職,做好眼下我能做的每一件事情,也回頭看看自己的行為,堅定信念、為民服務(wù)、勤政務(wù)實、敢于擔當,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