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并列)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就)以學文。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抖Y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于自己的人。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修養(yǎng),而對于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白R”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經》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的。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不傷”的中庸思想,認為無論哀與樂都不可過分,有其可貴的價值。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