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原始人類起初靠采集和漁獵獲取食物。在祖國遼闊的大地上,分布著許多原始農(nóng)耕。讓我們走進具有代表性的遺址,體驗一下。原始農(nóng)耕生活的甘與苦吧!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情況。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于1993年5月落成開放,由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zhàn)^名。在風(fēng)景秀麗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區(qū)24公里。石器經(jīng)過磨制,屬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面反映了。我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的繁榮景象。河姆渡地處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的邊緣。約7000年前,這一帶雨量充沛,氣候濕熱,有許多。干欄式的建筑,房屋穩(wěn)定牢固、通風(fēng)、防濕。半坡原始居民飼養(yǎng)豬、狗、羊、(黃)牛、雞等家畜。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紡織麻布,能制造各式各樣的陶器,專門用來取水的尖底瓶獨具特色。彩陶在紅底上繪各。種生動圖案,美觀實用。判斷下面分別是哪個遺址的房屋,請說明各自特點和判斷依據(jù)。雨,一北方干旱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