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字朋友聲母卡,誰讀對了就可以把它摘下來。孩子們一聽可以玩,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玩得很開心,在玩的過程中,鞏固了對生字的認識。從這節(jié)課中,我感覺到,我們在課堂上,不妨多想想點子,通過多種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把枯燥的內容寓教于樂變成有趣的游戲。在游戲中,去熟練、鞏固。第四篇: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拼音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F(xiàn)在拼音教學已經(jīng)結束,學生們從掌握簡單的“a、o、e”逐漸到難度較大的“z、c、s。zh、ch、sh、r”,一路這么“風塵仆仆”地走過來,作為老師還真有一種成就感。反思自己的拼音教學,我有以下一些收獲:(一)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漢語拼音在聽故事、講故事中學習拼音。比如在學習前鼻韻母“an、en、in”時,我就以書中的情境圖為材料引導學生編故事: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這一只小猴子,名叫安安。小朋友們先一起和跟他打聲招呼,(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an的讀音,練讀an)在讀準了an以后,老師再引導學生把故事編下去:有一天,安安的媽媽對他說:“孩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應該一個人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庇谑?,小猴子出發(fā)了。他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看到了一個小房子,安安想進門看看房子里有些什么那他要先做什么呢?在這引導學生說出摁門鈴,從而引出en的學習,安安走進小房子后看到了電視里在播放天安門圖片(再次引出an的學習)同時安安還聽到了音樂《我愛北京天安門》(最后引出in的學習),這樣整堂課在這個編故事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前鼻韻母“an、en、in”學生學得主動積極、興趣濃厚,同時既訓練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和聽話能力,又養(yǎng)成了良好的聽話、說話習慣。設計一個生活情境來學習拼音。在教學翹舌音zh ch sh r時,考慮到這四個聲母的讀音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我特意安排了一個“招待客人”的情境。今天啊,有四位客人來我們這里做客,依次出示客人來了,我們要打招呼啊,今天這幾位客人的名字很特別,叫的時候要把口舌翹起來(引導學生跟著 老師讀zh ch sh r,當學生會讀之后,就請客人(學生戴頭飾)進門了,請進門的過程中又鞏固了zh ch sh r的認讀)。再搬椅子來招待客人。在這招待的過程中既訓練了口語交際能力又加強了zh ch sh r的認讀。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多讀多練,輕松有趣地突破了翹舌音認讀的難關。(二)兒歌串連,發(fā)展音樂智慧兒歌是一種將所學內容本身轉化為音樂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觀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對于愛說愛唱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尤為喜歡。在拼音教學中,無論是教字母的發(fā)音,還是規(guī)范字母的形式,我都運用了大量的兒歌,有的是傳統(tǒng)的兒歌。例如。“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ee?!庇械氖俏覟榱私虒W需要,自編的兒歌。例如在教“ei”這個復韻母時,我就編了這樣一首兒歌:“小兔飛飛,愛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毕襁@樣的兒歌還有很多。例如,在教“d、t、n、l”四個聲母時,由于教師的不斷創(chuàng)造影響了學生,課后,學生聚在一起,認真動腦筋,給“小兔追馬圖”配上了一首有聯(lián)系的兒歌:“小馬馱大米,米粒灑一地,小兔追上來,勸它快停蹄?!庇纱丝梢?,通過兒歌,學生不僅可以記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還創(chuàng)設了一種充滿韻律的課堂節(jié)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在流動的節(jié)奏感中發(fā)展了音樂智慧。(三)游戲活動,發(fā)展肢體運作智慧以多種形式的游戲和有趣的活動來組織漢語拼音的學習,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韻母,根據(jù)音節(jié)猜圖畫等)、傳一傳(一個接一個把看到的音節(jié)傳下去)、變一變(用電線折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聲母一生出韻母,拼成音節(jié)讀出來,誰讀得快又準,誰就贏了,贏者可以刮對方鼻子)、拔河比賽(易混淆的字母寫在黑板上,兩組小朋友分立兩邊讀卡片,讀對的卡片貼在該組繩上,哪邊多哪組就 2 贏)、小白鴿送信(信封上用音節(jié)寫著送信人名字,讀對了就能送對,給送對的一份禮物)、長頸鹿請客(叫出用音節(jié)標出的菜名)、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別人)“等。通過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音節(jié)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松,練得扎實。(四)手腦并用親密接觸漢語拼音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用身體來演演字母,用小手來做做字母,用身邊可利用的東西來擺擺字母,用橡皮泥來捏捏字母,用紙來制作拼音圖片等,讓抽象的拼音字母變得那樣的形象直觀、可以觸摸,使學生感受到拼音字母是那么的可親可近,它就在我們的身上,就在我們的周圍。這種手腦并用的學習,既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有開拓了思維,發(fā)展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手段。(五)聯(lián)系生活多渠道學習漢語拼音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課程來源生活,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漢語拼音本身就是學習漢字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學習應該重在運用。在學完了全部聲母之后,我就讓學生為身邊的一些物品標上音節(jié)做成卡片,然后貼在上面,有貼在家里的,也有貼在教室里、寢室里的,給學生營造出拼音學習的氛圍,讓學生時刻能見到拼音,在多看多讀中熟練掌握音節(jié)的拼讀。在學完全部字母之后,送學生每天一首詩,讓他們自己去拼讀,自己去讀詩;還讓學生試著用音節(jié)記錄下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寫得好的帖到墻報上展出;在圖書角上擺上拼音讀物供學生課外閱讀。(六)以小組合作,優(yōu)帶差的方式學習拼音由于智力發(fā)展、思維能力等的個性差異,學習漢語拼音時有些孩子接受得就非???,而有一部分孩子就接受得特別慢,如何做到培優(yōu)又輔差呢?課堂上我通常采用學生互幫互學的學習方式,有同桌互讀 3 的,有四人小組互讀的,在互讀的過程中引導優(yōu)生教差生,差生學優(yōu)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課后還讓優(yōu)生帶差生看拼音讀物,既提高了優(yōu)生的拼讀能力,增設了他們學習課外知識的渠道,又帶動了差生,提高了差生拼讀積極性。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碰到過一些難題和障礙,總結一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有些是來自于拼音本身的,如形近的聲母、韻母較多,給學生的分辨帶來了困難?!癰”和“d”、“p”和“q”,僅半圓的位置不同而發(fā)音不同,而半圓的位置與聲母的本音之間又毫無本質聯(lián)系。又如聲母的發(fā)音難以弄準?!皀”和“l(fā)”、平舌音和翹舌音。(二)有些來自于方言環(huán)境的影響。在教學中有這么一個案例:我在教學生發(fā)“n”和“l(fā)”時,有些學生總也分不清。仔細分析發(fā)現(xiàn)并不全是學生口舌不靈,更有可能是來自于“聽覺障礙”。他們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們所在環(huán)境里不甚標準的發(fā)音影響,造成他們腦海里“先入為主”的思想。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去思索去解決。總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我相信只要創(chuàng)新地設計教學過程,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寓教于樂,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生動地獲取知識,不斷提高自學能力。第五篇: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b p m f》說課稿一、說教材本課有4部分內容,本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只學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是4個聲母,配有一幅郊外游玩的情境圖。圖中提示了4個聲母的音和形。正確認讀聲母b、p、m、f,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如果課堂上還有時間,就再加一點內容,學一部分“b p m f”四個聲母與單韻母“a、o、i、u”的拼法。正確認讀聲母b、p、m、f,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二、說學生學生剛入學,對新環(huán)境的生活感到新鮮好奇,又因為環(huán)境的改變與學習方式的變化有些許不適。漢語拼音的學習內容本來有點枯燥,加上孩子年紀小,活潑好動,個性十足,所以,應盡可能的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樂中學。同時,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三、說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6個單韻母寶寶,2個聲母,3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你們還記得它們嗎?齊讀加了聲調的6個單韻母和3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二)精講點撥,啟迪思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說一說 ,比一比 ,教一教 ,寫一寫(1)教師在四線三格里范寫b p m f,邊示范邊講解要點。(2)學生在書上描紅,再在后面接著寫一個。(3)在拼音本上漂亮地寫,一個字母寫一行。,獎一獎表揚這節(jié)課上紀律好、學得好的孩子,獎勵小紅旗。簡單的教學設計,樸素的教育理念,望孩子們在課堂上擁有實實在在的拼讀時間和練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