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研究歷史離不開文字資料。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2.《尚書》中記載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冊。”這里所謂的“有典有冊”指的是當時人們。10.甲骨文的“欠”字,像一個跪著的人,昂首張嘴,大打哈欠的樣子。列舉幾個以“欠”為偏旁的且與“欠”字本義有關的字。金文與甲骨文的最主要區(qū)別在什么地方?15.中國民間有一個傳統(tǒng)習俗,人一出生,就有一種動物作他的屬相,如公歷的2021年,是農(nóng)歷的丙戌年,就是狗年,這一年出生的孩子應該屬狗。如日、月、山、水四個。字,就是模仿日、月、山、水之形狀書寫并逐漸演化而來的。闊別安陽59年之久的司母戊大方鼎,終于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與家鄉(xiāng)人團圓。2—9—5為19日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苑舉行的“司母戊大方鼎故里展”迎接儀式。24.我國古代的青銅器種類繁多,而數(shù)量最大是青銅禮器。禮器大多數(shù)是王室與貴族祭祀時。關,或與他們的權力、財產(chǎn)有關。屬相要具實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