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明治維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1894年,日本借朝鮮東學黨起義之機入侵朝鮮并蓄意挑起戰(zhàn)爭。開始標志:1894年7月,日本艦隊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3.結果:1895年4月,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程度上支持日本。不顧國家危難,大搞萬壽慶典;有些清軍將領貪生怕死,腐敗無能。關條約》日本割占中國領土的刺激,故D項正確。1.目的:鎮(zhèn)壓以“扶清滅洋”為旗號的義和團運動,維護并擴大在華特權和既得權益。1900年8月,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清政府賠償各國白銀,以關稅、鹽稅作抵押。準許各國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戰(zhàn)略要地。禁止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因為條約規(guī)定賠款以關稅。物各據(jù)一方,圖下方則是西方列強,因此推斷出是西方列強正準備瓜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