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千峰云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yuǎn)樹斜陽,風(fēng)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者一夏。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辛棄疾退隱江西上饒時,經(jīng)常來往于博山道中。詞寫博山道中所見,它好象是一幅山水畫。題目是“效李易安體”,所以這首詞寫的明白如。雖然在文字上容易讀懂,可是我們要仔細(xì)體會,因為它里面隱約地寄托了他的身世之感。詞的上片寫山水景物;下片則全是想象之辭,雖然是虛寫,卻是這首詞最主要的部分。風(fēng)光描繪為一幅清曠的圖畫。是作者寫自己的思想愿望,即由此引起下片想象之辭。千”是“十分”的意思),又看見飛來的野鳥,更增加了意境的閑暇。正是他被迫退休江西的時期。以淡景寫濃愁,這也是辛棄疾詞的一種常用的藝術(shù)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