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錯誤的?A牙合面輪廓呈斜方形 B 最大的尖為近中頰尖C近中頰牙合角及遠中舌牙合角是銳角D近中舌尖三角嵴與遠中頰尖三角嵴連成斜嵴E近中窩大于遠中窩45下述上頜第二前磨牙與上頜第一前磨牙形態(tài)區(qū)別中哪個不正確?A上頜第二前磨牙的頰尖比較圓鈍B 上頜第二前磨牙在近中面無近中溝C 上頜第二前磨牙牙合面近遠中點隙相距較遠D 上頜第二前磨牙多為扁形單根E 上頜第二前磨牙遠中接觸區(qū)略偏舌側(cè)46 下述第二乳磨牙形態(tài)特點哪個不正確?A第二乳磨牙的牙冠較小色白B第二乳磨牙的牙冠頸部明顯縮小,頸嵴較突C第二乳磨牙的牙冠由頸部向牙合方縮小D第二乳磨牙只有近中頰尖、遠中尖E第二乳磨牙的根干短 牙根向外張開47對于腮腺描述不正確的是A外包被腮腺鞘 B感覺是由耳顳神經(jīng)支配C支配其分泌的是鼓索神經(jīng) D分淺深兩葉E其深葉的上面鄰接外耳道48哪一項不是下頜下三角的結(jié)構(gòu)A舌下腺 B舌下神經(jīng)C舌神經(jīng) D下頜下淋巴結(jié)E下頜下神經(jīng)節(jié)49下面哪一個不是上頜骨的突起?A 腭突 B 額突 C 鼻突 D 牙槽突 E 顴突50顳頜關(guān)節(jié)的關(guān)節(jié)盤的組織結(jié)構(gòu)分部沒有那一項?A 前板區(qū)B 前帶C 中間帶D 后帶E 雙板區(qū)B型題(每題1分,共10分)答題說明:A、B、C、D、E是備選答案,下面是考題。答題時,對每道考題從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在答題卡上將相應(yīng)考題的相應(yīng)字母填入。每個備選答案可選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一次不選。A 上頜第一前磨牙B 上頜第二前磨牙C 上頜第一磨牙D 下頜第一磨牙E 下頜第一前磨牙51 哪個牙有一個頰溝?52 哪個牙有兩個頰溝?A 梯形B 六邊形C 扁圓形D 四邊形E 圓三角形53 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合面似什么形?54 上頜中切牙牙根頸部橫切面似什么形?A牙尖B舌面隆突C邊緣嵴D三角嵴E斜嵴55從后牙牙尖頂端斜向牙合面中央的嵴56上頜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是A鼻點 B唇面溝C耳屏D眶下孔E頦孔57 鼻尖至眼外角連線的中點58 唇與頰的分界A面神經(jīng)B下牙槽神經(jīng)C頰神經(jīng)D上牙槽神經(jīng)E耳顳神經(jīng)59分布于上頜磨牙的是60分布于腮腺的是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答題說明:正確的將答題卡上的“T” 涂黑,錯誤的將答題卡上的“F” 涂黑。1Terra是描述牙列長度和寬度的指標。( )2鼻翼耳屏線是雙側(cè)眶下緣最低點到外耳道上緣的連線。( )3顳肌參也與下頜的側(cè)方和后退運動。( )4翼頜間隙位于下頜支與翼外肌之間,向上與頰間隙通連,向前與顳間隙及顳下間隙通連。( )5頜內(nèi)動脈為頸外動脈的終末支之一,在下頜骨髁狀突頸部的內(nèi)側(cè)發(fā)出。( )6拔除上頜第一磨牙時,可用旋轉(zhuǎn)力。( )7咀嚼效率與牙的接觸面積有關(guān)。( )8牙本質(zhì)的硬度較牙釉質(zhì)高。( )9從牙排列的傾斜情況看,尖牙與前磨牙位置較正。( )10 牙尖交錯牙合時,后牙接觸而前牙不接觸。( )三、填空題(每題1分,共10分)答題說明: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無效。1牙的萌出具有下列生理意義: (1) ; (2) ; (3) ; (4) 。 2測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有: (5) 、 (6) 、 (7) 。3上頜骨易發(fā)生骨折的部位有頦孔、 (8) 、 (9) 和 (10) 。六、 簡答題(共10分):答題說明: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無效。1面神經(jīng)管外的五大分支。(5分)2前牙異常咬合有幾種類型?(5分)七、 論述題(共10分):答題說明: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無效。 1牙冠的軸面和鄰面突度的生理意義有哪些?(10分)55555口腔解剖生理學期末考試試題一、單選題(每題1分,共60分)AA2型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答題說明:每題均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其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yīng)的字母填入。 1動物由低等向高等發(fā)展過程中牙齒的演化 A 牙數(shù)由少變多 B 牙形由復(fù)雜變?yōu)閱我煌?C 牙替換次數(shù)由雙牙列變?yōu)槎嘌懒?單牙列 D 由端生牙變?yōu)閭?cè)生牙 槽生牙 E 由側(cè)生牙變?yōu)槎松?槽生牙2 舌隆突的位置處于 A切牙的舌面窩 B上頜第一磨牙的舌面 C 位于前牙舌面頸1/3處 D 切牙和尖牙根頸部的隆起 E 牙釉質(zhì)的長形隆起3 對“牙尖”概念的下述解釋哪個是正確的? A 牙釉質(zhì)的三角形隆起 B 牙釉質(zhì)過分鈣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C 牙冠上近似錐體形的顯著隆起 D 由兩個斜面相交而成 E 由兩個軸面相交而成4 以下關(guān)于“根管口”的解釋哪個是正確的? A 根管末端的開口處 B 髓腔的開口處 C 髓腔中根分叉的位置 D 髓室和根管交界的部分 E 根管最細的地方5 以下對牙根所下定義哪個是正確的? A 牙體固定在牙槽窩內(nèi)的一部分 B 對牙體起支持作用的部分 C 被牙骨質(zhì)所覆蓋的牙體部分 D 被牙本質(zhì)所覆蓋的牙體部分 E 被牙周膜包裹的牙體部分6 對牙體長軸應(yīng)解釋為 A 通過牙體唇面的一條假想軸 B 通過牙冠與牙根中心的一條假想軸 C 通過牙冠中心的一條假想軸 D 通過牙根中心的一條假想軸 E 貫穿冠根的一條線7 牙齒的牙合面可以描述為 A 牙冠有咀嚼功能的一面 B 牙冠發(fā)生接觸的一面 C 上下頜牙齒在咬合時接觸的部位 D上下頜的后牙在咬合時發(fā)生接觸的面 E 牙冠上有牙尖突起的部位8 某一17歲的男患者,近來飲冷水時,有左上后牙一過性疼痛。檢查發(fā)現(xiàn):左上第一磨牙近中鄰面有深齲洞,在治療這個齲過程中,最易出現(xiàn)意外穿髓的部位是A 近中頰側(cè)髓角和遠中頰側(cè)髓角 B 近中舌側(cè)髓角和遠中舌側(cè)髓角C 遠中頰側(cè)髓角和遠中舌側(cè)髓角 D 近中頰側(cè)髓角和近中舌側(cè)髓角E 遠中髓角9 一個68歲患者,因牙齒缺失,欲行義齒修復(fù),患者主訴多年來口內(nèi)多數(shù)牙都因齲壞松動拔除或自行脫落。臨床檢查發(fā)現(xiàn):口內(nèi)僅剩四個尖牙,而且松動度在I度以內(nèi),除牙尖有明顯磨耗外,無齲壞,四個尖牙之所以還能留在口內(nèi)的原因,從牙體解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A 尖牙位于口角,口角有促進牙齒自潔的作用B 尖牙的牙根長,而且牙冠各面光滑,自潔作用好C 尖牙的作用是穿刺和撕裂食物,這種作用有利于牙齒穩(wěn)固D 尖牙的外型高點突出E 尖牙的舌面窩淺10 男,35歲,冠修復(fù)尖牙外形。下列說法哪一個是正確的?A 在近中面比遠中面更為突出且小B 從唇面觀,近中牙尖嵴比遠中牙尖嵴更長C 在舌窩中央,沒有明顯的縱嵴出現(xiàn)D 與側(cè)切牙的接觸區(qū)距牙尖嵴近,與前磨牙的接觸區(qū)距牙尖嵴遠中而且偏舌側(cè)E 唇面外型高點在中1/311上前牙牙根唇面寬于舌面的生理意義是A 與牙冠較寬的唇面相延續(xù) B 抵抗意外碰撞的外力C 抵抗向前的合力 D 與牙槽嵴形態(tài)相適應(yīng)E 補償牙弓較大的外徑12恒牙中發(fā)育最早的是A第一磨牙 B中切牙C側(cè)切牙 D尖牙E第一前磨牙13上頜第二前磨牙近中鄰面接觸區(qū)位于A頰1/3近牙合緣處 B中1/3近牙合緣處C舌1/3近牙合緣處 D遠中溝通過處E近中溝終點處14上頜中切牙遠中接觸區(qū)比近中接觸區(qū)距切角A較近 B較遠C相等距 D隨磨耗面改變E無一定關(guān)系15關(guān)于上頜第二磨牙的描述哪條是對的A舌面明顯大于頰面 B牙冠稍大于第一磨牙C牙合面多有四個牙尖 D遠中頰尖為主要功能尖E牙根數(shù)目與上頜第一前磨牙相同16牙合面上的中央尖多見于:A 前磨牙 B 磨牙 C 切牙 D 尖牙 E 乳牙17當下頜處于休息狀態(tài)時,上下牙列自然分開,從后向前保持著一個楔形間隙,稱為A 頜間隙 B 息止牙合間隙 C 頜間距離 D 垂直距離 E 牙合距離18根管治療不慎時,易被側(cè)穿根管壁的牙是A 上頜前牙的牙根 B 下頜前牙的牙根 C 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頰根 D 上頜磨牙舌根 E 下頜磨牙的近中根19上頜第二乳磨牙鄰面觀其最厚處位于A頰-舌緣的合1/3處 B頰-舌緣的中1/3處C頰-舌緣的頸1/3處 D頰緣的中1/3-舌緣的合1/3處E頰緣的頸1/3-舌緣的中1/3處A頸淺筋膜,頸深筋膜淺層,頸深筋膜中層,頸臟器筋膜,頸深筋膜深層B頸淺筋膜,頸中筋膜,頸深筋膜淺層,頸深筋膜中層,頸深筋膜深層C頸筋膜淺層,頸筋膜中層,頸臟器筋膜,頸筋膜深層D頸淺筋膜淺層,頸淺筋膜深層,頸深筋膜淺層,頸深筋膜中層,頸深筋膜深層E頸筋膜淺層,頸筋膜中層,頸筋膜深層,頸臟器筋膜淺層,頸臟器筋膜深層21翼頜間隙向外通哪一個間隙A咬肌間隙 B眶下間隙C舌下間隙 D頜下間隙E 頰間隙22分布于下頜牙的牙、牙周膜及牙槽骨的神經(jīng)是A下牙槽神經(jīng) B舌神經(jīng)C頰神經(jīng) D頦神經(jīng)E蝶腭神經(jīng)23. 舌神經(jīng) 下頜下腺管及舌下神經(jīng)在下頜下三角內(nèi)三者的位置關(guān)系A(chǔ) 舌神經(jīng)居上并逐漸纏繞頜下腺導(dǎo)管 B 下頜下腺管居上 C 舌下神經(jīng)居上 D 舌神經(jīng)居中 E 舌下神經(jīng)居中24頸內(nèi)靜脈的描述正確的是A 沿頸總動脈外側(cè)下行 B收集枕部 頸外側(cè)皮膚和肌的血C為頸部較大的淺靜脈 D位于胸鎖乳突肌淺面E為面靜脈的屬支25以下那種被膜包被腮腺形成腮腺鞘?A頸淺筋膜 B頸深筋膜淺層C頸深筋膜中層 D頸臟器筋膜E頸深筋膜深層26眶下間隙的境界描述正確的是 27 .屬口周圍肌上組的是A笑肌 B頦唇肌C降下唇肌 D咬肌E 降口角肌28 腮腺咬肌區(qū)的前界是A下頜骨前緣 B翼突下頜縫C咬肌后緣 D 咬肌前緣E頰肌29 面?zhèn)壬顓^(qū)的前界是A上頜骨后面 B腮腺鞘 C翼外板 D下頜支 E顳下嵴與蝶骨顳下面30頜面外科正頜手術(shù)易傷及的面部深靜脈是A面靜脈 B下頜后靜脈 C面前靜脈 D顳淺靜脈 E眼靜脈 31臨床上行上牙槽后神經(jīng)阻滯麻醉時,若進針過深,易刺破哪個結(jié)構(gòu)引起血腫 B上頜靜脈 C海綿竇 D面深靜脈 E面總靜脈32頦下動脈屬于下列哪個動脈的分支A面動脈 B甲狀腺上動脈 C蝶腭動脈 D下牙槽動脈 E舌動脈33以下那一個肌肉參與形成肌性口底A肩胛舌骨肌 B下頜舌骨肌 C胸骨甲狀肌 D 胸骨舌骨肌 E甲狀舌骨肌34下頜關(guān)節(jié)窩是下述何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