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原稱“詩”或“詩三百”,它產(chǎn)。至春秋中期五百余年間。春秋后期孔子審訂、整理作為傳授弟子的教本?,F(xiàn)存的《詩經(jīng)》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按所配樂曲的性質(zhì),可分成風(fēng)、雅、頌類?!帮L(fēng)”即國風(fēng),為周朝各諸侯國和地方的樂曲,周人認(rèn)為的“正聲”,就是周王朝直接管轄區(qū)的雅樂。部分為民歌,大部分為貴族士大夫的作品?!绊灐睘閺R堂頌歌,是貴族祭神祭祖、歌功頌德的樂曲。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賦、比、興,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思想感情及其有關(guān)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dá)出來?!耙员宋锉却宋镆病?。要歌詠的內(nèi)容,大多在詩的開端。蘊(yùn)藉,是言有盡而意無窮。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讓讀者。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溯洄從之,道阻且躋。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之情,以及欲見而不可得的惆悵之情。溯洄從之,道阻且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