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王朝的歷史:《史記·夏本紀(jì)》。文獻中夏人活動區(qū)域。–三年喪畢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陽翟縣又是禹所封,–命以唐誥,而封於夏墟,啓以夏政,疆以戎索。–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夏桀之國,左天門之陰,而右天谿之陽,廬睪在其北,伊、洛其南。–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晉南“夏墟”——汾、澮、涑水流域;豫西洛陽平原——伊、洛、潁水流域。國家政治傳統(tǒng)的奠定?!皩永鄣卦斐傻闹袊攀贰薄(C第一,“時代愈後,傳說中的古史期愈長”;–以河南偃師縣二里頭遺址命名。分佈範(fàn)圍與文獻所記載的夏朝國家活動的地域基本。二里頭文化BC1880—BC1521年,大體落于文獻記載範(fàn)圍內(nèi)?!稘h書·地理志》河南郡偃師縣條下班固自注:“尸鄉(xiāng),殷湯所。*二里頭文化是夏朝文化嗎?夏朝是否客觀存在?許宏《最早的中國》,科學(xué)出版社2020年。張立東、任飛《手鏟釋天書》,大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