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驗收及涵道交付后基礎結構施工,承臺基礎3)主體分部6月21日8月10日框架結構4)屋面工程8月20日8月30日不上人屋面,二層卷材防水層5)裝飾分部8月16日10月25日氟碳漆墻面局部灰色面磚飾面,裝修細化設計6)樓地面工程9月5日9月20日收費島面鋪設防滑磚面層7)水電分部8月16日10月25日照明/管線預埋2配電房4月14日7月30日單層框架結構1)地基/基礎結構4月14日4月25日帶形基礎2)主體分部5月6日5月25日框架結構3)屋面工程7月11日7月25日不上人屋面,卷材防水4)裝飾分部7月1日7月25日氟碳漆墻面局部灰色面磚飾面,裝修細化設計5)樓地面工程7月15日10月25日水泥砂漿地面6)門窗工程6月23日7月28日防火門窗/局部百葉窗7)水電工程4月5日6月30日與主體結構交叉施工/一般照明3宿舍樓4/1日10月31日1)樁基工程4月1日5月1日沖(鉆)孔灌注樁,端承摩擦樁2)基礎結構5月1日5月12日樁承臺基礎3)主體分部5月30日8月13日框架結構4)屋面工程9月6日10月5日上人屋面,防水卷材5)裝飾分部9月1日10月31日氟碳漆墻面局部灰色面磚飾面,裝修細化設計6)樓地面工程7月15日10月25日花崗巖、?;u地面,7)水電分部7月1日10月10日與主體結構交叉施工/一般照明/弱電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4辦公樓4/3日10月25日1)樁基工程4月3日5月3日沖(鉆)孔灌注樁,端承摩擦樁2)基礎結構5月1日5月15日樁承臺基礎3)主體分部5月30日8月6日框架結構4)屋面工程10月6日10月25日上人屋面,防水卷材5)裝飾分部7月1日9月5日氟碳漆墻面局部灰色面磚飾面,裝修細化設計6)樓地面工程7月15日10月25日花崗巖、?;u地面,7)水電分部7月1日10月10日與主體結構交叉施工/一般照明/弱電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5二級養(yǎng)護站5/1日10月25日1)基礎結構5月1日5月15日獨立承臺基礎2)主體分部5月16日7月15日砼框架結構3)屋面工程7月16日7月31日上人屋面,防水卷材4)裝飾分部8月1日9月10日氟碳漆墻面局部灰色面磚飾面,裝修細化設計5)樓地面工程8月3日8月18日花崗巖、玻化磚地面,6水電分部8月5日9月5日與主體結構交叉施工/一般照明/弱電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6餐廳5月3日8月10日2)基礎結構5月3日5月15日獨立基礎3)主體分部5月16日6月2日框架結構4)屋面工程6月8日6月23日不上人屋面,二層卷材防水層5)裝飾分部6月17日8月10日氟碳漆墻面局部灰色面磚飾面,裝修細化設計6)樓地面工程7月5日8月5日花崗巖,?;u防滑地磚面層7)水電分部7月10日7月25日照明/管線預埋7車庫倉庫5月11日7月16日2)基礎結構5月11日5月16日獨立基礎3)主體分部5月17日6月2日框架結構4)屋面工程6月3日6月15日不上人屋面,二層卷材防水層5)裝飾分部6月16日7月16日氟碳漆墻面局部灰色面磚飾面,裝修細化設計6)樓地面工程6月17日6月22日耐油細石混凝土面層7)水電分部6月23日7月13日照明/管線預埋8小型車棚5月10日7月31日2)基礎結構5月10日5月15日獨立基礎3)主體分部5月15日5月30日鋼結構4)屋面工程6月1日6月15日彩色壓型鋼板5)樓地面工程6月16日7月1日同室外地面做法6)水電分部7月2日7月15日照明/管線預埋6管網(wǎng)工程5月10日10月25日與廣場道路交叉施工7竣工清理10月15日11月5日8圍墻工程5月10日8月10日與路基標交叉施工9竣工驗收11月21日12月20日(一)收費棚工程為不影響路基涵洞施工,且避免收費棚打樁破壞涵洞結構,計劃收費棚打樁先行施工,后再移交涵洞開挖施工,5月下旬進行收費棚基礎結構施工,收費棚基礎施工應在RA2路基標涵洞土方回填后提供一定的工作面切入基礎施工,目前涵洞是分段施工,移交時應該是分段移交。交叉分段施工可有效控制確保工程順利完成。(二)配電房因是條形基礎,計劃先行施工,在7月底完工。 (三)宿舍樓樁基與基礎部分與收費棚樁基同時分段安排施工,預計在4月中旬到5月初施工完成。主體結構工程附屬樓采用一套模板,,基本可在8月中旬結構封頂. (四)辦公樓主樓與宿舍樁基同時分段安排施工,預計在4月中旬到5月初施工完成。主體結構工程附屬樓采用一套模板,,基本可在8月初結構封頂. (五)二級養(yǎng)護站主樓與配電房同時分段安排施工,預計在5月中旬基礎施工完成。主體結構工程附屬樓采用一套模板,,基本可在7月中旬結構封頂.(六)餐廳主樓基礎與二級養(yǎng)護站同時分段安排施工,預計在4月中旬到5月初底施工完成。主體結構工程附屬樓采用一套模板,主樓采用2套模板周轉,基本可在6月初結構封頂.(七)車庫倉庫基礎在餐廳基礎施工完成后開始施工,預計在5月中旬到6月初底施工完成。主樓采用1套模板,基本可在6月初到6月中旬結構封頂.(八)小型車棚基礎與車庫倉庫基礎分段安排施工,預計在5月中旬到6月初底施工完成。主體結構工程主樓采用1套模板,基本可在6月中旬到月底完成結構封頂。(九)消防水池考慮樁基對水池結構的影響,. (十)總平工程收費廣場在收費棚落架后全面施工,外圍道路視路基交付情況配合提前動工。 辦公樓總平道路路基先施工,在辦公樓外架落架后在施工面層結構,預計9月陸續(xù)施工。二、測量工程(一)場區(qū)控制網(wǎng)的測設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布設平面控制網(wǎng)形首先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3)選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4)樁位必須用混凝土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及復測根據(jù)政府測繪管理部門提供的城市控制點對業(yè)主所給的紅線樁及場區(qū)路基高程控制點進行復測,符合點位限差要求后,再根據(jù)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在建筑物周圍布設場區(qū)平面控制網(wǎng),作為場區(qū)首級控制。首級控制網(wǎng)布設完成后,應依據(jù)本建筑基礎平面圖上有關柱、墻體、洞口詳細位置關系對其進行軸線加密,即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wǎng)。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wǎng)懸掛于首級平面控制網(wǎng)上,為了便于控制及其施工,一般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網(wǎng)都布設成偏軸線1米。 (二)高程控制網(wǎng)的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設原則(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qū)內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場區(qū)水準基點(至少應提供三個),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連測場區(qū)平面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2)高程控制網(wǎng)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3)在布設附合水準路線前,結合場區(qū)情況,在場區(qū)與甲方所提供的水準基點間埋設半永久性高程點,埋設3~6個月后,再進行聯(lián)測,測出場區(qū)半永久性點的高程,該點也可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4)場區(qū)內至少應有二個水準點。(5)各水準點點位要設在建筑物開挖和地面沉降范圍之外,水準點樁頂標高應略低于該處場地設計標高,以便于長期保留??稍谄矫婵刂凭W(wǎng)的樁頂鋼板上,焊上一個小球體作為水準點之用。(三)基礎施工(177。)平面軸線投測軸線投測方法(1)177。、引測投點誤差不應超過177。3mm,軸線間誤差不應超過177。2mm。(2)待底板澆筑好后,根據(jù)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將全站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jīng)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的平面層上,在同一層上投測縱、橫軸線,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一經(jīng)校核無誤后,方可在該平面上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部線。并彈墨線標明作為支模板的依據(jù)。模板支好后,應用兩經(jīng)緯儀架設在兩條相互垂直的軸線上檢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樓層的軸線投測過程中,上下層的軸線豎向垂直偏移不得超過4mm。施工放線技術要求如下表:建筑物結構特征測距相對中誤差測角中誤差(178。)測站測定高差中誤差(mm)起始與施工測定高程中誤差豎向傳遞軸線點中誤差(mm)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度≤100M1/2000516mm4(3)在施工過程中,每當施工平面測量工作完成后,進入豎向施工,在施工中,每當柱澆筑成形拆掉模板后,應在柱側平面投測出相應的軸線,并在墻柱側面抄測出建筑1米線或結構1米線。(1米線相對于每層設計樓標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4)當每一層平面或每段軸線測設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報驗單,報送單必須寫明層數(shù)、部位、報驗內容并附一份報驗內容的測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正確程度狀況。(5)基礎驗線時,允許偏差如下: L 30 m 允許偏差177。5 mm 30≤ L 60 m 允許偏差177。10 mm 60≤ L 90 m 允許偏差177。15 mm 90≤ L 允許偏差177。20 mm177。(1)高程控制點的聯(lián)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lián)測高程控制網(wǎng)點,以判斷場區(qū)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jīng)聯(lián)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2)177。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對每層所需的標高基準點,必須正確測設,在同一平面層上所引測的高程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應標在塔吊或護坡樁的立面位置,根據(jù)基坑情況。設置在護坡樁側面,所標部位,應先用水泥砂漿抹成一個豎平面,在該豎平面上測設定施工用基準標高點,用紅色三角作標志,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施工中使用。(3)待模板支好檢查無誤后,用水準儀在模板內壁定出基礎面設計標高線。柝模后,抄測結構1米線,在此基礎上,用鋼尺作為向上傳遞標高的工具。(四)177。平面控制測量(1)對于高層建筑物 177。,采用全站儀利用坐標換算測設軸線控制點。(2)豎向投測前,應對首層基準點控制網(wǎng)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網(wǎng)的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3) 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高 度(m)允許誤差(mm)每 層177。3H≤30m177。530<H≤60m177。1060<H≤90177。1590<H177。20(4)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在測設細部軸線。高程的傳遞在第一層的柱和平臺澆筑好后,從柱下面的已有標高點(通常是1米線)向上用鋼尺沿柱身量距。(1)標高的豎向傳遞,應用鋼尺從首層起始高程點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長度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鋼尺需加拉力、尺長、溫度三差改正。(2)每棟建筑物應由三處(選擇三個內控點)分別向上傳遞,標高的允許誤差見下表:高 度 (m)允許誤差(mm)每 層177。3H≤30177。530<H≤60177。1060<H≤90177。1590<H177。20(3)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較差小于3mm時,以其平均點引測水平線。抄平時,應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并進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的允許誤差為177。3mm。(五)沉降觀測沉降觀測追求的事完整性且包含主體結構完成后的后期觀測項目部根據(jù)本項目特點做好相關的記錄資料。首先布設高級高程監(jiān)測網(wǎng)(1)在對該工程沉降觀測前半年,應在建筑物附近(受壓力傳播影響外)埋設不少于3 個穩(wěn)定可靠的半永久性水準點作為基準點。(2) 基準點應選在比較穩(wěn)定的位置,通視條件良好,以便在基準點上方便地測定變形觀測點。沉降觀測(1)沉降觀測點設置在設計圖紙所要求的位置,做好觀測記錄、分析和研究以判斷建筑物沉降狀態(tài),同時也是最后交、竣工的重要資料。(2)沉降觀測的等級劃分及精度要求變形測量等級變形點的高程中誤差(mm)相鄰變形點的高差中誤差(mm)適 用 范 圍二等177。177。一般性的高程建筑、工業(yè)建筑、高聳構筑物、滑坡監(jiān)測等(3)沉降觀測的精度和方法見下表:等級高程中誤差(mm)相鄰點的高差中誤差 (mm)觀測方法往返較差、附合或環(huán)線閉合差(mm)三等177。177。按規(guī)范二等水準測量方法作業(yè)177。 (4)觀測周期。根據(jù)設計單位具體要求而定,一般在基礎完成后觀測第一次原始數(shù)據(jù),此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