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配除了對生產性能有影響外,當近交系數大于10%后,母牛的分娩日令明顯增高,并且伴隨著成活率的下降。這個結果對中國的啟示是我們應當引起注意。我們在注意引進遺傳素質的同時,要引進豐富的家系,以確保足夠的遺傳變異。如果把握適當,近親交配的危害還是可以避免的。最近在丹麥的研究發(fā)現一種罕見的隱性遺傳致死基因(CVM, 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s )。系譜分析的結果可以追溯到美國名?!癇ell”(1667366)家系。大家知道,隱性致死基因會對群體產生災難性的影響。幸運的是,加拿大奶牛業(yè)的主流家系的系譜中沒有和‘Bell‘有任何血緣聯系。VI. 關于中國奶牛遺傳改良的建議中國的奶業(yè)近年來發(fā)展勢頭很猛,隨著人們對奶牛生產效率的更高要求和參加WTO的背景,奶牛的系統(tǒng)遺傳改良以致盡快與世界接軌已經是燃在眉急。經過中加奶牛項目近十余年的努力,我國的牛奶測定(DHI)和體型外貌測定已經在全國逐步開展,公牛的遺傳評定也開始向跨年度,跨省份過渡。另一方面,加拿大、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的公牛后代以及胚胎開始在中國傳播。如何借鑒國外發(fā)展的道路,盡快提高我國奶牛群體的遺傳水平是一個戰(zhàn)略決策問題。采用進口冷凍精液大面積改良我國的黑白花經過我國育種值的科研人員和生產者的幾十年的努力,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純種的黑白花奶牛達到了相當不錯的遺傳素質。如前所述,公牛在遺傳改良中有決定作用,對于這部分母牛應當積極、同步地采用進口精液配種,以逐步趕上國外遺傳改良的速率。目前中國優(yōu)良公牛精液的價格已經逐步和國外的最低價格接軌。這是因為其一,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出現,以及國外近年來在農產品方面的競爭和過剩,精液價格逐年下降;國外公牛選擇的淘汰比率達到約90-95%。即使如此,按全球每年后測5000頭計算,每年應當有500頭留種,公牛的平均使用壽命為4年,也就是全球發(fā)達國家的被選育留種公牛的數量為1000到2022頭。由于冷凍精液技術,每頭公牛每年平均可以產生10萬支冷凍精液。也就是總產量可以達到到近2億支。這個數字超過了發(fā)達國家奶牛配種和出口的需要。其二,一些歐美國家十分重視乳蛋白的產量,而在中國所重視的具有乳脂和產奶量方面的優(yōu)勢的公牛精液價格很低。其三,在關貿和檢疫方面的障礙隨著中國參加WTO將逐步清除。這些都為中國畜群的大面積引進和改良創(chuàng)造了條件。據發(fā)達國家多年經驗,優(yōu)秀公牛冷凍精液的大批量使用是畜群改良經濟實惠的最佳選擇。大量進口高品質冷凍精液,可以在大面積范圍內直接利用國外50年來遺傳改良的豐碩成果,物美價廉,是現階段中國畜群改良的捷徑。采用胚胎移植因為我國的純種黑白花母牛基礎群小,質量差,不能適應奶牛迅速發(fā)展的需要。胚胎移植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擴大純種群體的數量,建立核心群。在現階段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國外的經驗說明,胚胎移植成本高,數量小,效率低。因此國外的許多胚胎公司近年來已經逐步萎縮。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與國外遺傳改良同步進口國外高質量的一流胚胎,以產生一些后備公牛和核心群母牛。這樣的公牛一般來講,可以使用其平均改良的效果。但是,如前所述,他們的改良效果并不十分肯定。走自己培育公牛的道路(DHI)和體型外貌評分系統(tǒng)和中央數據庫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中國應當統(tǒng)一注冊號碼,繼續(xù)開展大群性能測定(DHI)和體型外貌鑒定。加快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跨地區(qū),跨年代的遺傳評定系統(tǒng)的步伐。應當同步使用全球最好的公?;蚺咛?,增加后測公牛數量和女兒頭數。積極利用國外分子遺傳學的成果和其他生物技術,逐步縮小與發(fā)達國家間的差異。盡早培育出中國自己的世界一流名牛。結論綜上所述,本文的要點如下:?加拿大的科學家和遺傳工業(yè)近30年來為世界開創(chuàng)了每一個奶牛遺傳評定系統(tǒng)。最近成功開發(fā)了測定日模型,增加了遺傳評定的準確性,又一次成為世界領先。這些系統(tǒng)為加拿大創(chuàng)造的奶牛遺傳物質的準確性提供了科學依據。?公牛的培育和人工授精冷凍精液是畜群改良的關鍵。增加后測公牛數量,提高小公牛的遺傳素質和增加后測公牛女兒的數量是公牛培育的關鍵。?加拿大的奶牛遺傳工業(yè)的平衡育種理論取得了較快的遺傳進展。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在全世界注重畜群壽命和體細胞的情況下,加拿大在這些方面領先。?在中國目前條件下,大面積使用進口精液可以直接利用國外50年遺傳改良的成果,是迅速提高中國牛群的遺傳素質的捷徑。?近親交配應當引起足夠重視,引進不同的家系,同時避免一些有害基因的攜帶者,應當可以將近交衰退的影響控制到最小。?中國應當統(tǒng)一注冊號碼,繼續(xù)開展大群性能測定(DHI)和體型外貌鑒定,建立中央數據庫。加快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跨地區(qū),跨年代的遺傳評定系統(tǒng)的步伐。積極利用國外分子遺傳學的成果和其他生物技術,盡早培育出中國自己的世界一流名牛。參考文獻張勤,張沅,秦志銳。2022 .中國奶牛育種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北京國際奶業(yè)大會暨展覽會論文集。張勝利,石萬海,鄭維滔,大會暨展覽會論文集張文燦. 2022 .Zhang, Wencan (1999). New developments in animal breeding and dairy breeding strategi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Overseas Chinese Symposium, Beijing.Zhang, Wencan and C. Rennie, 2022, Test day Model, A New Statistical Procedure in Dairy Geic Evaluation. 北京國際奶業(yè)大會暨展覽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