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躇。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者之一,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詩歌。1932年后留學法國、1938年赴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氣節(jié),次年春被營救出獄??箲?zhàn)勝利后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烈向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队晗铩肥谴魍嬖缙诘某擅骱痛碜?。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詩人也因此被人稱為“雨巷詩人”。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1926年的北伐戰(zhàn)爭,使國共第一。次合作達到高潮,收復了半壁江山。但在1927年4月12日,在一片白色的恐怖中,詩人因參加進步活?;脺绲耐纯?,心中充滿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們的精神狀態(tài)的寫照。追求而實際上不可能得到的希望的象征。霧靄迷離了雨巷,彌漫在安靜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