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迅速判斷以下請景中使用什么方法改變內能的A.用鋸鋸木板,鋸條發(fā)熱B.兩手互相搓搓,覺得暖和C.鉆木取火D.劃火柴使火柴燃燒E、冬天室內使用暖氣取暖F、盆中的熱水溫度逐漸降低G、用熱水袋取暖H、在飲料中放入一些冰塊,飲料變涼I、.柏油馬路被陽光曬熱D、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第三節(jié)探究——物
2025-06-26 22:43
2025-06-21 03:06
【總結】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第三節(jié)在物理學中,把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用符號Q表示。熱量的單位與能量的單位相同,也是焦(J)由熱量的定義可知:熱量只有在熱傳遞過程中有意義。我們只能說物體吸收或放出多少熱量,而不能說物體含有或具有多少熱量。
2024-11-19 04:13
【總結】第十章·機械能、內能及其轉化三、探究—物質的比熱容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九年級|全一冊思考下列問題:(1)一般來說,物體吸熱溫度怎樣變化?物體放熱呢?(2)燒開一壺水與燒開半壺水需要的熱量一樣多嗎?(3)把一壺水燒開與燒成溫水需要的熱量一樣多嗎?(4)物體在吸(放)熱量的過程中,吸收(放出)熱量
2024-11-19 17:36
【總結】探究—物質的比熱容主備人:【學習目標】1.了解比熱容概念。2.會查比熱容表。能根據(jù)物質的比熱容解釋簡單的物體溫度變化和吸放熱問題。3.能計算有關物質比熱容、溫度變化或吸放熱等簡單問題。4.能經(jīng)歷科學探究物質比熱容的過程。【重點難點】1.了解比熱容概念。2.
2024-11-19 15:44
【總結】活動一:討論(用生活里的現(xiàn)象支持你的觀點)(1)燒開一壺水與燒開半壺水需要的熱量一樣多嗎?(2)把一壺水燒到60℃和燒到90℃,哪個需要的熱量多?(3)水的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4)若把水換成其他物質,結果一樣嗎?(水的質量、升高的溫度)兩種方法在實驗效果
2025-06-17 22:44
【總結】第二節(jié)科學探究:物質的比熱容一二一、探究物質吸熱或放熱規(guī)律用水和煤油作為研究對象,在兩容器內分別裝入的水和煤油,用電加熱器加熱,用測量液體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值。由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該實驗中用到了
2025-06-16 21:47
【總結】第比熱容學習目標:?1.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新疆有句諺語:“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海濱從24℃-28℃沙漠從5℃-38℃為什么同一緯度的海濱城市和沙漠地區(qū)的氣溫變化會如此大?夏日的太陽火辣
2024-12-08 17:39
【總結】第六節(jié)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體驗不同物質的導電能力活動:準備鋼尺、木棍、橡皮、玻璃和鹽水,兩節(jié)電池、開關、小燈泡、電流表、導線。按如圖所示連接電路新課導入在A、B兩點之間分別接入上述物質,閉合開關,觀察電流表的示數(shù)及小燈泡的明暗情況。(1)接入A、B之間后,電流表無示數(shù)的物體;(2)接入A、B之間后
2025-06-21 04:44
【總結】研究物質的比熱容一、比熱容1.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__________所吸收(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符號為c.1℃2.單位:____________.二、熱量的計算計算公式:Q=____________.(1)物體吸熱:Q吸=____________;(2)物
2024-11-12 15:17
【總結】第四節(jié)熱機問題:水沸騰后會怎樣?推動塞子的能量來自哪里?新課導入演示實驗:現(xiàn)象:軟木塞沖出;管口有“白氣”產(chǎn)生。說明:水蒸汽對木塞做功,內能減少,它的溫度下降,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工作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應用:熱機獲取新知種類汽油機柴油機蒸汽機內燃機汽輪機
2025-06-13 04:31
【總結】第八節(jié)變阻器體驗滑動變阻器的原理活動:準備一節(jié)干電池、小燈泡、鉛筆芯、導線按如圖所示連接電路,觀察小燈泡亮度的變化。新課導入連接電路后,使銅線固定在鉛筆芯一端,另一端在鉛筆芯上移動,觀察小燈泡的亮度。因為鉛筆芯是,當將其接入電路中時小燈泡(選填“能”或“不能”)發(fā)光。當將可移
【總結】第五節(jié)火箭火箭的起源在中國,火箭是我國古代的重大發(fā)明.例如宋代的神火飛鴉等.四.火箭的起源新課導入神火飛鴉現(xiàn)代火箭的原理與古代火箭的原理相同.燃料燃燒后產(chǎn)生高溫高壓的氣體,氣體從火箭尾部以極高的速度噴出,產(chǎn)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動火箭向前運動?,F(xiàn)代火箭獲取新知
【總結】第三節(jié)電荷體驗1摩擦起電活動:準備小碎紙屑、圓珠筆、塑料直尺、氣球。新課導入活動1:用圓珠筆、塑料直尺或氣球直接接觸小碎紙屑,看能不能吸引小碎紙屑?;顒?:用圓珠筆、塑料直尺或氣球輕輕在頭發(fā)上摩擦幾下,然后靠近小碎紙屑,觀察現(xiàn)象。(1)在活動1中,沒有經(jīng)過摩擦的圓珠筆、塑料直尺或氣球(選填“能
2024-11-10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