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0E1 E1 彈性理論的應用 ? 生產(chǎn)管制:限制種植方案 ? 稅收轉嫁 ? 價格管制 限制種植的方案提高了價格和農(nóng)場的收入 P Q S D En Er Qn Qr Pn Pr 限制種植之后 限制種植之前 Sr O 當政府限制產(chǎn)量時,供給曲線向左移動,產(chǎn)量下降同時價格上升,由于農(nóng)產(chǎn)品缺乏價格彈性,所以總收益增加,即( Pr Qr) 大于( Pn Qn) 稅收轉嫁的一般原理 ? 稅賦歸宿取決于供求均衡時稅收對價格和數(shù)量的影響。更一般的說,稅收歸宿取決于供給和需求的相對彈性。如果需求相對于供給缺乏彈性,稅收向前轉嫁于消費者;如果供給相對于需求缺乏彈性,稅收向后轉嫁于生產(chǎn)者。 P Pt Q Qt 對產(chǎn)品征收稅賦時,稅賦導致價格上升的部分由消費者承擔,剩下部分由廠商承擔,二者比例由需求和供給彈性共同決定 E Et 市場與福利 (1)消費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 定義:買者愿意為一種物品支付的量減去買者為此實際支付的量。 衡量:需求曲線以下和價格以上的面積衡量市場的消費者剩余。 (2)生產(chǎn)者剩余( producer surplus) 定義:賣者出售一種物品得到的量減去賣者的成本。 衡量:供給曲線以上和價格以下的面積衡量市場的生產(chǎn)者剩余。 P S D 消費者剩余 生產(chǎn)者剩余 Q 稅收引起的福利變動 F A B P Q S D D E C P P+T 沒有稅收時 有稅收時 變動 消費者剩余 A+B+C A (B+C) 生產(chǎn)者剩余 D+E+F F (D+E) 稅收收入 無 B+D +(B+D) 總剩余 A+B+C+D+E+F A+B+D+F (C+E) 無謂損失:稅收引起的總剩余的減少 。 圖中 ( C+E) 。 稅收和彈性 稅收負擔更多地落在缺乏彈性的市場一方身上, ( 1)供給富有彈性,需求缺乏彈性,稅收更多地由消費者承擔 ( 2)供給缺乏彈性,需求富有彈性,稅收更多地由生產(chǎn)者承擔 A B C A B 需求缺乏彈性 , 供給富有彈性 AC:稅收 AB:消費者承擔的部分 BC:生產(chǎn)者承擔的部分 需求富有彈性 , 供給缺乏彈性 AC:稅收 AB:消費者承擔的部分 BC:生產(chǎn)者承擔的部分 價格管制 ——最低下限 Wmin Wmarket M E LF U L2 L1 “提高最低工資相當于使人們失業(yè)” ——加利 貝克爾 (Gary Becher) 愿意工作而不能就業(yè)的量 價格管制 ——最高上限 S Pmax Pmarket Qmarket Qmax D 短缺 價格上限 E C 價格管制使實際價格低于市場均衡價格,則在管制價格水平實際需求遠遠大于廠商供給,造成短缺。 短缺造成的排隊購買、非價格配給、黑市行為和非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