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雙相不銹鋼發(fā)展應用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至今已發(fā)展了三代雙相不銹鋼。腐蝕性能好,但含碳量較高(C≤%),焊接后其接頭耐腐蝕性和韌性都較差,使鋼在應用上受到限制,只適用于鑄鍛件。60年代中期,瑞典開發(fā)了著名的3RE60鋼,特點是超低碳,含Cr量為18%。焊接及成型性能良好,使之成為第一代雙相不銹鋼的代表鋼種。而后在第一代雙相鋼的基礎上開發(fā)了含氮的超低碳型雙相不銹鋼。種是瑞典開發(fā)的SAF2205鋼,使雙相鋼應用范圍很廣。含Mo、N量高;鋼中鐵素體含量達到40~45%;具有優(yōu)良的抗點蝕能力,其PRE值大于40。等相關(guān)的設備中。雙相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在抗晶間腐蝕、腐蝕、點蝕、間隙腐蝕,特別是抗氯化物導致的應力腐蝕開裂方面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如表1-1所示為部分雙相不銹鋼的牌號與化學成分[1]。種,而且此二相組織要獨立存在,且含量較大。板的國標正在修訂,Cr22和Cr25型的雙相不銹鋼將考慮納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