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疊系下統(tǒng)飛仙關組及少量第四系地層。灰黑~灰綠色致密堅硬玄武巖,厚約900余m。以深灰色粉砂巖和砂質泥巖為主,厚5~10m,夾薄煤層1~2層。上部為灰紫、灰綠色凝灰?guī)r,下部為致密堅硬具杏仁狀結構的玄武巖,廣泛分布于礦區(qū)范圍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浮土掩蓋。平均300m,為礦段內含煤地層,屬以細碎屑巖為主的海陸交互相沉積。由灰色細砂巖、粉砂巖、泥巖及煤層組成,從東向西逐漸加厚。采煤層有C21、C29煤層,其它編號煤層以不可采煤層或煤線產出。層呈假整合接觸。二排煤礦構造較簡單,總體為一單斜構造。礦區(qū)內發(fā)育的斷層有F41正斷層:該斷層位于礦區(qū)中北部,延。伸長度>2400m,走向75-85°,傾向南西,傾角75°,平均落差12m。綜合評述,礦井斷裂構造復雜程度屬中等類型。底板為灰色泥質粉砂巖,含植物化石及碎片。穩(wěn)定,夾高嶺石矸石1層,頂板為深灰色泥巖粉砂巖,底板為泥巖、粉砂巖。頂板為淺灰色粉砂質尼巖,底板為淺灰色粉砂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