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詳解】月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38.B解析:B【詳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從原來的猜測到實際證明,再到人造地球拍攝的地球照片,人們的認識越來越精確了。在海邊看到遠方駛來的帆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證明地球是球體。39.B解析:B【詳解】月食的發(fā)生是因為地球位于太陽和月亮之間,地球擋住了太陽的光線,月面上的陰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地球是一個球體,所以影子應該是圓形的。40.C解析:C【詳解】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倫的航行是人類第一次成功的環(huán)球航行,他們驗證一個偉大的猜想就是地球是球形的。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很多,如在海邊觀察從遠方來的船,總是先看到帆頂,再看到船身;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月食;人造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等,所以C符合題意。41.C解析:C【詳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蔚藍的星球。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陸地占29%,因此人們稱地球是一個“水球”,地球表面最多且呈藍色部分的是海洋。42.C解析:C【詳解】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總面積的71%,陸地占29%;故人們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粗略的說明全球海洋和陸地面積的比例。43.B解析:B【詳解】太陽、月亮、地球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三者都是太陽系的星體,同屬于太陽系。月球表面有環(huán)形山,太陽是會發(fā)光的球體,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tài)水的星球。44.A解析:A【詳解】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的形狀首先是近似球體,所以C心形的形狀不符合;然后B地軸傾斜的角度太大,所以也不符合,只有A最能代表地球儀。45.C解析:C【詳解】在制作海報時,我們要確定資料的來源。資料可以來源于科學書籍、正規(guī)的網(wǎng)絡資源,還可以是家長或者學生自己拍攝的照片。做有關于地球的主題海報時,搜集和選用資料和同學討論和比較,從中選取能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的圖片和文字。文字資料選用需要查驗,所以C符合題意。46.B解析:B【詳解】運動相同的時間,可以用比較運動距離來比較運動快慢:距離長,運動快;距離短,運動慢。各自在家行走15秒,運動得最快的是小偉,所以B符合題意。47.B解析:B【詳解】在一個基本的過山車構造中,包含了爬升、滑落、倒轉,其軌道的設計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回圈,也可以設計為車體在軌道上的運行方式為來回移動。所以過山車有直線和曲線軌道。48.C解析:C【詳解】在建造“過山車”時,我們要經歷“設計一制作一評價”的過程。在設計和搭建“過山車”的過程中,小組討論,根據(jù)“過山車”設計要求繪制設計圖。按照設計圖拼搭“過山車”軌道,過程中對設計進行了微調。組內分工,合作搭建,交流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試。不能一個人負責設計、搭建,另一個人只負責測試和完善,所以C符合題意。49.C解析:C【詳解】用秒表可以記錄運動的時間,A正確;用卷尺可以測量運動的距離,B正確;制作好后的“過山車”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適當?shù)恼{整,C錯誤。故選:C50.B解析:B【詳解】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遠,則它運動的越快;在運動距離相同的情況下,物體運動的時間越長,則它運動的越慢。所以在乙“過山車”軌道上運動更快一些。二、實驗探究題51.幼蟲 蛹 成蟲 頭 胸 腹 蠶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 【分析】蠶長到一定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蠶的一生會經歷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這一過程稱為蠶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約為56天。蟻蠶到五齡蠶蛻皮4次在繭內蛻皮兩次,所以蠶一生共蛻皮6次。【詳解】(1)蠶是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昆蟲,發(fā)育過程中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成蟲的顯著不同。(2)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對足,一般卵生。蠶是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3)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都會影響蠶的生存。自然環(huán)境下,蠶寶寶一般在春天和夏天出生,說明蠶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52.C解析:(1) C C (2) A A 【分析】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發(fā)育過程中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成蟲的顯著不同。例如:蒼蠅、蜜蜂、家蠶、蚊子等。 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個體發(fā)育只經歷卵、幼蟲、成蟲3個時期,幼蟲和成蟲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差別不大。例如:蟑螂、蝗蟲等。蒼蠅和蚊子都是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它們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成蟲的顯著不同。分析材料可知,蛆就是蒼蠅的幼蟲,蚊子的幼蟲叫孑孓。53.B解析:(1) 月球 太陽 (2) B A (3)影子從長變短再變長(4)B(5)A54.C解析:(1)C(2)B(3)C(4)(5) 冬天 長 55.C解析:(1) C B (2)A(3)A(4)C56.B解析:(1)B(2)A(3)小紅:3小明:1小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