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被壓縮的空氣一、教材簡介:《被壓縮的空氣》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空氣》的第三課時?!犊諝狻穯卧校骸读私饪諝狻?、《被壓縮的空氣》、《流動的空氣》、《空氣和我們的生活》四部分,前兩個課時通過“感覺空氣”、“紙的奇遇”、“誰趕走了杯中的水”、“瓶里的空氣”、“稱稱空氣”等活動了解空氣,教材中是P12—P15共四頁;而《被壓縮的空氣》這一
2024-12-13 17:49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三單元:溫度與水的變化水結冰了一、教材簡析:本節(jié)課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水的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冰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與水之間的變化關系。在三年級上冊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冰是由水變化而來的,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要讓學生對溫度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明白溫度的變化是與熱量相關的,還可以為后續(xù)的集中探討水的狀態(tài)變化與熱
2024-12-12 22:30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四單元磁鐵磁鐵有磁性一、教材簡析:本課教學是在前一課《我們知道的磁鐵》的學習基礎上展開的更深一層次的探究活動。本課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引導學生認識磁鐵能吸引什么物體。首先,學生通過對有結構的、數(shù)量較多的材料的檢測,讓學生認識到磁鐵可以吸引鐵類的物體,不能吸引非鐵類的物體。進而,讓學生用磁鐵去辨別一些物體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四單元磁鐵指南針一、教材背景與內(nèi)容分析:廣義的指南針是指所有利用磁鐵指向性來批示方向的儀器,包括稱作“司南”“指南魚”“羅盤”“指南針”等指方向的儀器。在人類近代歷史上,人們對磁鐵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應用就是用它制造了指示方向的儀器,特別是用于航海的磁羅盤,對促進當時世界貿(mào)易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指南針是我國古
2024-12-11 11:43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莖越長越高一、教材簡析::整理有關莖的觀察記錄和植物莖的作用。整理有關莖的觀察記錄是從交流活動開始的,與前面幾節(jié)課的交流活動不同,前面的交流是在展示實際觀察到的植物生長變化的事實層面上進行的。這次的交流活動“整理有關莖的觀察記錄”是以整理觀察記錄結果為主要目的的,試圖通過制作植物莖高度變
2024-12-11 11:42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四單元磁鐵磁鐵的兩極一、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在一系列探究活動中發(fā)現(xiàn)磁鐵有兩極;磁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鐵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質。:引導學生根據(jù)提出的問題,自主探究磁鐵兩極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經(jīng)歷“實驗觀察——記錄現(xiàn)象——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得出結論)”的活動過程。:
【總結】蠶的生活史)科學三年級(下)桑蠶屬完全變態(tài)昆蟲,其它蠶也類同.在一個世代中,須經(jīng)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形態(tài)完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在正常的飼育、保護條件下,從卵孵化攝入桑葉,到老熟上蔟開始吐絲作繭,即幼蟲4眠
2024-11-30 01:11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我們的大豐收一、教材簡析:本課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活動,引領學生體會豐收的喜悅,一是從收獲種子的數(shù)目,二是發(fā)現(xiàn)植物生長變化的現(xiàn)象。在這兩個活動中,教師需要滲透科學講究實證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用證據(jù)陳述觀的意思,學生學習到使用觀察記錄的結果,并培養(yǎng)學生整理、分析信息資料的意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四單元磁鐵磁極的相互作用一、教材簡析:本課有兩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引導學生認識磁鐵與方向的關系。通過懸掛(或支撐)磁鐵,使其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轉動,學生會發(fā)現(xiàn)磁鐵的一極總是指向南方,另一極總是指向北方,從而構建起磁鐵的“南極”“北極”概念。進而利用磁鐵能指南北方向的性質找到并標出本組磁鐵的南極和北極。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開花了,結果了一、教材簡析:本課的教學活動主要分成三部分來進行:“整理并交流我們的觀察日記”、“研究花變果的過程”、“觀察鳳仙花的果實”。立足于鳳仙花開花結果的現(xiàn)象,從事實的層面上幫助學生認識花變成果實的過程,也為四下“新的生命”單元中研究植物果實形成的生理機制積累感性經(jīng)驗。研究花變
2024-12-13 11:02
【總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三單元溫度與水的變化水和水蒸氣一、教學目標::水與水蒸氣可以相互轉化;水由于溫度變化形成水蒸氣;水蒸氣由于溫度變化而變成水;水變成水蒸氣存在于空氣中,水蒸氣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見。:經(jīng)歷“預測——觀察——解釋——預測——?”的科學探究過程。:意識到細致的觀察能獲得更多的發(fā)現(xiàn);
【總結】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第4課蛹變成了什么(一)背景和目標蠶吐絲結繭后,經(jīng)過大約10天——15天,蠶蛾便從繭中鉆出,蛹就變成蛾了,蠶又發(fā)育到另一種生命形態(tài)。本課的教學安排在這個時期進行,是要引導學生交流蠶蛾出繭的過程及蠶蛾出繭以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描述蠶蛾的形態(tài)、行為和蠶蛾是怎樣繁殖后代的。蠶蛾屬于哪一類動物?也
【總結】6、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這節(jié)課我們要做什么?動物都有生命周期,我們要了解一下。?不同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tài)、變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壽命的長短也不同,我們也要知道。復習?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蠶的一生,誰能說說蠶經(jīng)歷了哪一生?蠶的生命周期出生?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死亡
2025-01-16 20:40
【總結】第一篇:三年級科學下冊蠶的生長變化教案教科版 蠶的生長變化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身長、體重、食量等方面都會不斷發(fā)生變化。 ,蠶每次蛻皮后身體都會發(fā)生變化。 。 過程與方法 、除沙...
2024-11-07 02:45
【總結】水與生命教學設計思想:本節(jié)課以學生熟悉的水為探究對象,引導學生在各自對水已有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自主探究,將已有的認識做較為科學的梳理。通過“觀察水”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時刻感受到學習中的寬松和愉悅。通過活動2使學生了解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從而更加關注我們周圍的水環(huán)境,從小懂得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知道水是什么樣的,水與生命的關系,用什么方法能夠知道這些
2024-12-11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