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文(Politics of Sexuality:The Fiction of Zhang Xiangliang,Mo Yanand Wang Anyi)、Ling Zhu的論文(ABraveNewWorld?OntheConstructionof“Masculinity”and“Femininity”in The Red Sorghum Family)都涉及《紅高粱家族》。三、成熟階段(1995年至2012年)1995年至2012年是莫言作品英譯本在海外傳播的成熟階段,其中以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為界。該階段的譯者固定化,傳播理念亦商亦學(xué),傳播媒介趨于綜合化,涵蓋官、學(xué)和商。承接《紅高粱家族》的熱效應(yīng),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于1995年在美國的維京出版社出版,這是莫言第二部被譯介到海外的長篇小說,倘若單憑一本《紅高粱家族》,那么莫言將會成為孤本作家,其傳播的偶然性則不言而喻,因此,這部小說的譯介為莫言作品在海外受到持續(xù)關(guān)注帶來了可能,其傳播也進(jìn)入了良性軌道。2000年以來,莫言的長篇小說幾乎都得到了譯介:2000年《酒國》在美國的拱廊出版社和英國倫敦的漢密爾頓出版社出版;2004年《豐乳肥臀》在美國的拱廊出版社和英國的梅休因出版社出版;2008年《生死疲勞》在美國的拱廊出版社出版;2010年《變》在美國的海鷗出版社出版;2012年美國雜志Granta收錄了由葛浩文翻譯的《蛙》的片段;2013年美國諾曼出版社出版《檀香刑》,同年《四十一炮》在美國的海鷗出版社出版。在譯介成果豐碩的長篇小說面前,短篇小說的譯介也不甘示弱,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Shifu,You39。llDoAnythingforaLaugh)在美國的拱廊出版社和英國的梅休因出版社出版,共收錄了8個短篇小說。此外,還有一些短篇小說被收錄到一些叢書中,如《良醫(yī)》和《秋水》被分別收錄在《毛主席會不高興:今日中國小說選》(Chairman Mao Would Not Be Amused:Fiction from Today39。s China)和《哥倫比亞中國當(dāng)代文學(xué)選》(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馬語》和《奇遇》被哥倫比亞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喧鬧的云雀:中國當(dāng)代短篇小說選》(Loud Sparrows:Contemporary Chinese ShortShorts)收錄。如此全面的譯介對于莫言展現(xiàn)其創(chuàng)作的完整性有很大幫助。莫言的重要作品不僅都得到了譯介,而且?guī)缀醵加赏蝗朔g,這為譯作帶來了極大的益處。一方面,譯者會有關(guān)注莫言作品的習(xí)慣,便于將莫言的作品及時推薦給海外讀者,例如《生死疲勞》在中國的出版時間是2006年,在美國的出版時間是2008年,除了中國舉辦奧運(yùn)會這一有助于中國文學(xué)傳播的大背景之外,與葛浩文對莫言的持續(xù)關(guān)注是分不開的,葛浩文曾說“比如說莫言,我們都認(rèn)識好多年了,我認(rèn)為他寫的東西不會不好,絕對不會,所以他的新作我都會看”;另一方面,固定的譯者對于莫言作品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能與作者保持較好的溝通,在文字上形成穩(wěn)定的翻譯風(fēng)格,有利于海外讀者的閱讀和接受。隨著莫言大量作品在海外被譯介出版,其作品也以更為多樣化的方式在海外傳播。電影仍舊是必不可少的渠道,例如改編自《白狗秋千架》的《暖》、改編自《師傅越來越幽默》的《幸福時光》以及同名電影《白棉花》,其中《暖》獲得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金麒麟獎,這些電影用另一種方式講述了文本。除了電影的推動外,莫言也參加了一些海外活動,例如在美國加州大學(xué)博克萊分校、科羅拉多大學(xué)博爾德校區(qū)、悉尼大學(xué)等高校進(jìn)行演講、參加意大利舉辦的文學(xué)節(jié)、參加法蘭克福書展等,通過文本以外的更為多元、直接的方式表述自己,也是給予了莫言一個與海外讀者面對面交流的機(jī)會,增進(jìn)讀者對于莫言的了解。除了莫言自身參加各種文學(xué)節(jié)、書展活動之外,中國政府也在世界各國舉辦中國文化節(jié),這也為提高海外讀者對于中國文學(xué)的興趣搭建了新的橋梁。除了電影和活動的推動外,海外一些主流報刊也會刊登與莫言作品相關(guān)的書評,例如,2004年JonathanYardley在華盛頓郵報發(fā)表了有關(guān)于《豐乳肥臀》的書評,并且在2012年10月11日再次被刊登;2008年,Steven Moore在華盛頓郵報刊登了有關(guān)于《生死疲勞》的書評,并被評為2008年最受歡迎的書評之一。2012年,有關(guān)于《四十一炮》的書評也在華盛頓郵報上刊登。這些書評的目的就是讓海外普通讀者能夠了解作品的內(nèi)容,在專業(yè)書評的指導(dǎo)下,選擇感興趣的作品來閱讀,這也成為莫言作品的主要推廣力之一。作品除了受到各方面的推動之外,其呈現(xiàn)方式也更為多樣化,例如哥倫比亞大學(xué)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了《莫言精選集:中英文對照本》(Selectedstories by Mo Yan:ChineseEnglish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