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傷害那些原本打算善意勸諫的師友。為了小小的面子問題而不愿意承認錯誤、不愿改進自己,是一種愚蠢的做法。人們應該做的是避免錯誤的發(fā)生,而不是在錯誤發(fā)生后竭力遮掩。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原本只犯了一個小錯誤,但就是不愿意承認,以至于不得不用各種手段遮掩和粉飾錯誤。結果一錯再錯,小錯誤演變成大災難,落得個無法收拾的結局。所以,拒絕自省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嚴重。不斷追求進步,“足夠好是不夠的”自省的最終目的是自我提升,是追求進步。所以,自滿是自省的最大敵人。如果凡事認為“足夠好就夠了”。那么,這樣的人不但不會懂得自省的價值,也不會擁有任何繼續(xù)前進的動力,優(yōu)秀和卓越也會離他而去。因此,大家應時刻抱著“足夠好是不夠的(Good enough is not enough)”的心態(tài),凡事都要先問一問自己“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只有這樣,才能把自省的態(tài)度轉換成前進的動力,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斷提升自己。曾經(jīng)有一位剛加入微軟的市場經(jīng)理,帶著微軟某個著名的軟件產(chǎn)品參加了一次軟件展示會。會后,他興高采烈地給整個產(chǎn)品的所有員工發(fā)了一封電子郵件。他在郵件中說:“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在此次展會上我們取得了全部十項大獎中的九項!讓我們一起慶祝和狂歡吧!”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僅僅一個小時之內,他就收到了十多封回信,回信的內容竟驚人地一致,所有人都在問他“我們沒得到的是哪一個獎項?為什么沒有得到?你為什么不告訴我們這方面的情況呢?從這個失掉的獎項里,我們能得到什么教訓?明年,怎么樣才能包攬全部十個獎項呢?”這位市場經(jīng)理在收到郵件的那一刻,他幾乎被驚呆了。他沒有想到微軟的員工竟然這么在意那個失掉的獎項,直到那時他才真正理解,微軟為什么能不斷推出深受市場歡迎的產(chǎn)品,為什么能在軟件巨人的位置上持續(xù)地取得成功。作為國際知名的大企業(yè),他們所采取的自省的態(tài)度不僅僅是一種謙遜的“美德”,更是一種追求進步的前提和條件。永遠追求進步可以為成功提供持久的動力。當你作為學生時,要努力拓展自身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當你參加工作時,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積累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當你走上領導崗位時,要永遠向世界上最杰出的領導者看齊,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領導藝術。在追求卓越和進步的時候,要保持自覺和自省的態(tài)度,對于做不到的事情,要坦率地承認并積極找尋其他的解決方案。聽取他人意見,接受“良師”指點虛心聽了他人意見是自省和進步的先決條件。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不能從中汲取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就不可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比爾蓋茨曾對公司所有員工說:“客戶的批評比賺錢更重要。從客戶批評中,我們可以更好地汲取失敗的教訓,將它轉化為成功的動力。”除了聽取客戶的批評意見以外,微軟公司也鼓勵員工暢所欲言,鼓勵大家對公司的發(fā)展、決策、現(xiàn)狀、問題乃至上司的缺點毫無保留地提出批評、建議或改進方案。比爾蓋茨總結說:“如果人人都能提出建議,那就說明,人人都在關心公司的發(fā)展——這樣一家公司怎么可能失去競爭力呢?”eBay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惠特曼也非常重視用戶的反饋意見,她把用戶意見當作自省的依據(jù)。惠特曼說:“我們一直很小心地保持謙遜的品質,我們必須敢于承認錯誤并重新規(guī)劃和實施?!崩?, 并入eBay網(wǎng)站,后來,由于社區(qū)用戶紛紛反對,eBay果斷地改變了決策。正如惠特曼所說的那樣:“你必須尊重社區(qū)用戶并對他們做出回應?!背颂撔慕邮軇e人的批評意見以外,還應該努力尋找一位你特別尊敬的、能夠及時指出你的缺陷和不足、指引你繼續(xù)前行的“良師”。這樣一位良師除了可以在學識上教導你、在你犯錯誤的時候點醒你之外,還可以在為人處世的原則、看問題的眼光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技能等方面對你有所指點。選擇這樣的“良師”時,不必選擇直接領導你的導師和老板,而要選擇那些與你沒有直接的隸屬和利害關系的人,因為后者能更加客觀地向你提出批評意見。此外,如果你希望得到他人真誠的反饋意見,就要學會悉心傾聽的藝術,也要在聽取他的正確意見后,用積極的、切實的行動改正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在他人眼中,你才能成為一個可以依賴,懂得自省的人。否則,如果只會表面承諾,而從不認真反思和悔改的話,以后還有誰會愿意花力氣指出你的缺點和錯誤呢?事后認真反省,努力改變自己與反省相關的另一個重要話題是,在每一項工作完成以后,要及時對工作的結果進行評估和反思,列舉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問題,以便制定出一個切實的、可執(zhí)行的改進計劃,讓自己在有效的執(zhí)行中完成自省和提高的全過程。“事后自我批評”的機制在微軟公司早已被系統(tǒng)化和制度化。微軟公司每推出一個產(chǎn)品后,都會留出一段特別的時間,讓整個產(chǎn)品團隊做一次全面、細致的“postmortem”,也就是系統(tǒng)化的“事后自我批評”。這一過程包括許多次電子郵件和公文的交換,以及多次總結和評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