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放鉗工常用工、夾、量具等。臺虎鉗高度約800~900mm,裝上臺虎鉗后,鉗口高度以恰好齊人的手肘為宜();長度和寬度隨工作需要而定。(3)砂輪機用來刃磨各種刀具、工具的常用設備。(4)(4)鉆床用來對工件進行各種圓孔的加工,有臺式鉆床、立式鉆床和搖臂鉆床等。2.鉗工基本操作中常用工量具常用工具有劃線用的劃針、劃線盤,劃規(guī)(圓規(guī))、中心沖(樣沖)和平扳、鏨削用的手錘和各種鏨子,銼削用的各種銼刀,鋸削用的鋸弓和鋸條,孔加工用的各類鉆頭、锪鉆和鉸刀,攻、套螺紋用的各種絲錐、板牙和絞杠,刮削用的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以及各種扳手和旋具等。常用量具有鋼尺、刀口形直尺、內外卡尺、游標卡尺、千分尺、90度角尺、角度尺、塞尺、百分表等。一、生產實習場地規(guī)則(主要參考附錄1 P237頁)。1)在鉗臺上工作時,為了取用方便,右手取用的工量具放在右邊,左手取用的工量具、放在左邊,各自排列整齊,且不能使其伸到鉗臺邊以外。2)量具不能與工具或工件混放在一起,應放在量具盒內或專用格架上。3)常用的工量具,要放在工作位置附近。4)工量具收藏時要整齊地放入工具箱內,不應任意堆放,以防 損壞和取用不便。五、整理實習工作位置第五篇:機修鉗工技師高級技師多項選擇題(二)多項選擇題 做好設備的二、三級保養(yǎng) 即(A)、(D)、(E)。A 日保養(yǎng) B 月保養(yǎng) C 年保養(yǎng) D 一級保養(yǎng) E 二級保養(yǎng) F 季保養(yǎng) 2 振動的控制方法 即對(D)、(E)、(F)3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治理o A 振動的大小 B 振動的遠近C 振動的先后 D 振源 E 振動傳播途徑 F 振動影響的地點 3 振動的控制方法分為(A)和(D)。A 積極隔振 B 早期隔振 C 預防隔振 D 消極隔振 E 規(guī)范隔振 4 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有(B)、(D)、(F)。A 勞動組織不合理 B 化學因素 c 個別器售或系統(tǒng)過度緊張 D 物理因素 E 勞動強度過大或安排不當 F 生理因素 5 微波輻射對人體的生物效應有(A)、(E)。A 熱效應 B 光效應 C 電效應 D 過敏效應 E 非致熱效應 F 灼傷效應 一 勞動保護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 即(C)、(E)、(G)。A 勞動保護對象 B 勞動保護用品 C 勞動保護管理 D 勞動保護要求 E 安全技術 F 事故分析 ‘ G 工業(yè)衛(wèi)生 31/46頁 安全生產檢查分為兩種 即(A)和(D)。A 日常檢查 B 月份性檢查 C 年終檢查 D 定期檢查 E 隨機檢查 8 檢驗橋板的用途有(B)、(E)、(G)。A 測量兩導軌面的垂直度誤差 B 測量兩導軌面的平行度誤差? C 測量兩端面的交叉度D 測量旋轉軸線與導軌面的垂直度誤差 E 測量旋轉軸線與導軌面的平行度誤差 F 測量零部件與導軌面的垂直度誤差 G 測量零部件與導軌面的平行度誤差 精密機床對安裝基礎的特殊要求是(B)、(D)、(E)。A 有足夠的強度 B 有足夠的承載能力 C 有足夠的硬度 D 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 E 有足夠的抗振性 1 O 大型設備的大型構件拼裝法有兩種 即(A)、(E)。A 拼裝法 B 分裝法 C 預裝法 D 套裝法 E 倒裝法 11 電子水平儀的示值精度分為(A)、(C)、(D)。A 1 1xm m B 2 i,zm m C 5 Ixm m D 1 0 Ixm m E 1 5 1xm m F 20 lxm m G 25 Ixm m l 2 基礎常用(C)和(F)水泥。A 1 00號 B 200號 C 300號 D 400號 E 500號 F 600號 1 3 二次灌漿常用(E)或(F)水泥。A 1 00號 B 200號 C 300號 D 400號 E 500號 F 600號l 4 企業(yè)生產能力的確定主要由3個基本因素決定 即(B)、(D)、(E)。A 領導者的水平B 參與生產的固定資產數(shù)量 C 工人技術水平D 固定資產的工作時間 E 固定資產的生產效率 F 產品的規(guī)模 l 5 主傳動系統(tǒng)對加工綜合誤差的影響在通常的情況下要占(C)嚴重時要占到(F)?!?A 1 020 B 203 0 C 3040 D 4050 E 50,60 F 6080 1 6 一般數(shù)控車床需要設置(B)級機械變速 而數(shù)控加工中心的機械變速不超過(D)。A 2 3 B 2 4 C 2 5 D 2 E 3 F 4 1 7 數(shù)控系統(tǒng)電源無法接通 其故障原因是(A)(C)(E)(G)。A 電源變壓器無交流電輸人 B 主印制線路板有問題 C 輸入單元的熔斷器燒斷 D C RT單元輸入電壓不正常E 直流工作電路負載短路F 控制ROM板有問題 G 電源開關的按鈕接觸不良和失靈H 系統(tǒng)報警狀態(tài) 8 CRT無顯示的機床不能動作 其故障原因有(C)、(E)。A C RT單元輸人電壓不正常 B 連接C RT單元的電纜接觸不良 C 主印制線路板有問題 D 組成C RT單元的顯示單元、調節(jié)單元等有問題 E 控制ROM板有問題 9 CRT無顯示但機床能夠動作 其故障原因有(C)、(D)。A C RT單元輸人電壓不正常 B 連接C RT單元的電纜接觸不良 C 顯示部分出現(xiàn)故障 D 顯示部分的控制部分出現(xiàn)故障 E 控制ROM板有問題 F 主印制線路板有問題 20 數(shù)控機床主軸不轉動 其故障原因有(A)(D)(E)(G)(I)。32/46頁A 主軸轉動指令未輸入 D 保護開關沒有壓合或失靈 C 主軸與箱體精度超差 B 主軸部件動平衡不好 I 變檔電磁閥體內泄漏 E 卡盤未夾緊工件 F 電器變檔信號無輸出 G 變檔復合開關損壞 H 主軸箱內撥叉磨損 1 滾珠絲杠副加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大 其故障原因有(A)(C)(D)(F).A 導軌的潤滑油不足 B 絲杠軸聯(lián)軸器錐套松動 C 滾珠絲杠局部拉毛或破損 D 絲杠軸承損壞 E 滾珠絲杠預緊過大或過小 F 伺服電動機未調整好 22 滾珠絲杠副有噪聲 其故障原因有(A)(C)(D)(F)。A 滾珠絲杠軸承蓋壓合不良 B 滾珠絲杠螺母反向器損壞 C 滾珠絲杠潤滑不良 D 滾珠破裂 E 滾珠絲杠制造誤差大或軸向竄動量大 F 電動機與絲杠聯(lián)軸器聯(lián)動 轉塔刀架沒有抬起動作 其故障原因有(A)(C)(D)(F)(G).A 控制系統(tǒng)沒有T指令輸出信號 B 沒有轉位信號輸出 C 液壓系壓力低 D 抬起電磁鐵斷線或抬起閥桿卡死 E 轉位電磁閥斷線或閥桿卡死 F 抬起液壓缸研損或密封圈損壞 G 與轉塔抬起裝置連接的機械零件磨損 H 凸輪軸壓蓋過緊 24 轉塔轉動不停 其故障原因有(A)(E)。A 兩計數(shù)開關不同時計數(shù)或復置開環(huán)B 液壓夾緊力不足C 上、下齒盤受沖擊 D 上、下齒盤受沖擊E 轉塔上的24 V。電源斷線 在傳動帶中部施加載荷1 8 N 時 其撓度值為(C)mm 同 時在機床運轉(D)h后 再重新檢查其撓度值應保持不變。A 4 B 6 C 8 D 1 2 E 1 6 F 20 G 24 H 28 26 Tc630 臥式加工中心的刀庫有(C)把刀位或(E)把刀位。A 40 B 50 C 60 D 70 E 72 F 82 G 92 H 1 02 27 設備技術改造的依據(jù)是(C)、(F)、(G)。A 資金 B 生產綱領 C 被加工工件 D 市場 E 法規(guī) F 機床的使用要求G 制造條件 28 滑動導軌的導向精度可達(B)mm 滾動導軌可達(C)mm。A O 1 O 3 B O 0 10 03 C O 00 1 D O 000 1 E O 0000 1 F O 030 04 29 引起主軸重復性誤差有(A)、(C)、(D)、(E)等。A 主軸軸頸的幾何形狀誤差 B 軸承結構或結構的隨機運動 C 主軸工作軸頸誤差 D 軸承裝配軸頸的形位誤差 E 受載后不變的撓度和位移 F 載荷不穩(wěn)定 30 引起主軸非重復誤差的因素有(C)、(E)等。A 主軸軸頸的幾何形狀誤差 B 主軸工作軸頸誤差 C 軸承結構或結構的隨機運動 D 軸承裝配軸頸的形位誤差 E 載荷不穩(wěn)定 1 在用鑲嵌方法提高床身導軌硬度時 鑲鋼常用的材料有(C)、(D)、(E)等。A 25 B 45 C GCrl 5 D T7 A E 65 Mn 3 2 在采用感應同步器對機床進行改造時 定尺接長后 對于精密機床、普通機床在1 m內的累積誤差應分別不大于(B)和(E)。 mm 1 ram C 1 mm D mm E mm F 33/46頁 3 修復后能保證或恢復零件原有技術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