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1、全面內戰(zhàn)什么時候爆發(fā)?2、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進攻開始于什么事件后?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qū)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戰(zhàn)略防御戰(zhàn)略進攻戰(zhàn)略大決戰(zhàn)復習前課導入新課:學習目標1、熟記三大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和南京解放的基本史實。2、學會用全面的觀點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3、體會戰(zhàn)略大決
2024-11-25 22:09
【總結】第20課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導學案學習目標掌握實業(yè)家張謇興辦實業(yè)的背景、影響和結局,中國民族工業(yè)的階段劃分,原因和特征重點: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閱讀課文做下題1張謇和大生紗廠(1)背景:《馬關條約》簽訂后,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開采礦山,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2)清末狀
2024-11-28 16:30
【總結】第4課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導學案學習目標簡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重點:黃海大戰(zhàn)和《馬關條約》簽訂的情況和內容。閱讀課文做下題1、⑴背景:日本明治維新后,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國力日強,開始積極準備對外擴張;1894年,朝鮮爆發(fā)了起義。日本為實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11-19 12:32
【總結】第16課兩晉與南朝課題課型新授課個人教學設計【使用說明】1、在前20分鐘內,精讀勾畫學習目標,結合導學案預習篇通讀教材P81-84,在課本上勾畫相關知識要點,找出疑難點,做好基礎知識的識記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活動;在后40分鐘內,按照小組內的分工,結合導學案探究篇進行合作探究、展示點評
2024-11-19 01:51
【總結】第16課俄國農奴制改革導學案學習目標:識記:1861年改革的主要內容、性質和歷史意義。16世紀~19世紀俄國在歐亞兩洲擴張的概況。重點:1861年俄國改革及其歷史意義;自主學習:一、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及其局部局限19世紀初,俄國______________逐步發(fā)展起來。農奴制度無法滿足工業(yè)發(fā)展對______
2024-11-28 16:31
【總結】第21課一、物質生活變化二、文化生活的變化三、社會習俗的變化火車、輪船、有線電報、的出現(xiàn)照相、電影、媒體、出版機構的出現(xiàn)剪辮、易服、廢止纏足、改禮節(jié)畜力車汽車輪船火車木船轎子趣事一二清政府最早修筑的唐胥鐵路,火車只有車廂,沒有車
2024-11-19 15:52
【總結】中小學課件溫故知新1、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設計者是:()A、馮如B、侯德榜C、張謇D、詹天佑2、近代中國改革社會陋習(剪發(fā)辮、該稱呼、易服飾)始于:()A、鴉片戰(zhàn)爭后B、戊戌變法后C、辛亥
2024-12-08 11:35
【總結】第21課社會生活的變化導學案學習目標了解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xiàn)《申報》、商務印書館剪發(fā)辮、易服飾、改稱謂重點:近代通訊工具在中國的出現(xiàn)、文化的變遷閱讀課文做下題1、輪船、火車、的出現(xiàn)(1)背景:19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西方列強對華侵略的加深,西方的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傳入中國(
2024-11-19 04:08
【總結】日本老兵為什么要在美麗的盧溝橋上下跪懺悔呢?5月19日上午10點45分,一位來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緩步走上因久經風霜而凹凸不平的北京盧溝橋橋面。在橋的中間,他突然雙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他就是91歲的日本侵華老兵本多立太郎。他以下跪的方式,為自己在60多年前那場戰(zhàn)爭中的罪行向中國人民謝罪。這是本多立太郎跪在“七·七事變”的
【總結】第10課五四愛國運動導學案學習目標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理解五四精神。重點: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閱讀課文做下題“五四愛國運動”(1)背景:北洋軍閥政府對內加強專制獨裁,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出賣國家主權和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帝國主義卷土重來,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2)導火索:____________
【總結】甲午中日戰(zhàn)爭導入新課zxxkw戊戌變法?公車上書?警世洪鐘《天演論》?百日維新第7課重點嚴復的《天演論》及其在維新運動中的作用。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難點戊戌變法對近代社會的影響。zxxkw一、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想象圖1.
【總結】1895年春,乙未科進士正在北京考完會試,等待發(fā)榜?!恶R關條約》內割讓臺灣及遼東,賠款二萬萬兩的突然消息傳至,在北京應試的舉人群情激憤。臺籍舉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書”,十八省舉人響應,一千二百多人連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帶領,十八省舉人與數(shù)千市民集“都察院”門前請代奏。
2024-11-25 22:08
【總結】所謂近代化,即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道路的過程,它的內容包括經濟上的工業(yè)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開放化。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課洋務運動洋務:一切涉外事務洋
【總結】中小學課件第8課辛亥革命中小學課件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知道武昌起義,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中小學課件中小學課件中小學課件孫中山故居廣東中山市翠亨村年輕時的孫中山(17歲)1866~1925中小學課件興中會成立宣言中小學課件
【總結】7C中小學課件第7課戊戌變法中國近代化起步之7C中小學課件知識目標?了解戊戌變法發(fā)生的歷史背景、公車上書、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百日維新以及戊戌變法。?重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7C中小學課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戊戌變法是以康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