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為了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避免“中國式英語”,讓學生背誦課文中的精彩句子或書面表達的范文,培養(yǎng)學生使用地道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二、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tài)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盡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盡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說“Very good”,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說“Thank you all the doesn’t matter.”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優(yōu)等生,我則提高對他們要求,如單詞聽寫不能低于九十分;課后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閱讀量等。三、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成績??贪宓膶W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英語學習。高一英語必修一的第一單元是“Friendship”,這是一個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于是我讓學生分組討論Warmingup中的問題,并設置了“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等多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并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這鍛煉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fā)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四、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后整理總結筆記,并發(fā)現重難點。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我就先讓學生看課后的例句,并自己發(fā)現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不同點,總結兩者之間的轉化規(guī)律。結果發(fā)現,比起以往我直接講述,這種方式使學生對知識點記得更牢固,既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而我也更輕松了。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在開學一周后我就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后我也經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對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一個很大的推動作用,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堅持。總之,這一學期,在教學方面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教訓,對于課改,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體驗。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通過不斷地揣摩,不斷地實踐和總結,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改,有計劃有針對地做好教學工作,力爭使自己的教學更有序的進行,取得更大的進步。第四篇:新課改下高三英語教學反思1新課改下高三英語教學反思摘要:我們學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學生生源水平不高,入學的英語成績便決定了一部分學生長期以來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高三后,高考將至,“如何提高高三學生的復習效率”就成為我們高三一線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關鍵詞:了解 耐心 幫助 鼓勵 科學方法高三這一年,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次磨礪。作為一名高三的英語老師,隨著今年考試題型的突然變化,曾有一定的迷茫感,但同時這也是一件好事,促使我們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研究新題型和高考,以便能夠更好地教授學生??偟膩碚f感受最深的一點是高中英語教學要一氣呵成。今年我?guī)У氖歉呷齼蓚€普通班,高三(2)班是一個理科班,高三(3)班是文科班,現就教學中的一點感受與體會簡要陳述如下:一、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明顯。英語基礎較為扎實的同學顯然已經入門,這部分學生在普通班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了迷茫,要么自暴自棄,要么形式主義,這部分學生占的比例較大。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非常不到位,從而導致了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各有不同。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問他們16個問題,如果回答回答“是”越多,表面學習效率就越低。(1)是否很少在學習前確定明確的目標(2)是否沒有固定的時間安排(3)是否常拖延時間以至于作業(yè)都無法按時完成(4)學習計劃是否是只能在開頭的幾天有效(5)是否把所有的時問都花在學習上。(6)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狀態(tài)是否只能保持 10 至 15 分鐘(7 學習時,身旁是否常有小說、雜志、電視等分心的東西(8)是否常與人邊聊天邊學習。(9)是否一見英語書頭就發(fā)脹(10)是否喜歡其他學科,不喜歡英語(11)是否常需要強迫自己學習(12)是否經常采用題海戰(zhàn)來提高解題能力(13)是否經常采用機械記憶(14)是否從未向學習好的同學討教過學習方法(15)是否從不向老師請教問題(16)是否很少主動鉆研課外輔助讀物。結果發(fā)現大部分學生百分之八十的答案是“是”。針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這種令絕大多數責任心強的老師一直頭痛的現象,我們該怎么做呢?我覺得,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就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要有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服輸不怕輸的勇氣和耐心。在教學中我覺得可以采取一下幾點措施進行補救:一,端正學習態(tài)度。態(tài)度要端正,目的要明確。剛開學時我告訴學生:無論你懷著何種心態(tài)進入分校,《自愿也罷,被迫也罷》從踏入分校的第一天起,就應該尊重自己的選擇。高三是人生的驛站,也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無論過去成績是多么好,或多差,每一個同學都要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拼搏,從零做起,把緊張,艱苦的高三生活作為一種趣事,遵守校紀班規(guī),把學習作為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時刻不忘學習,時刻牢記學習,走好高三緊要而關鍵的每一步。二、自我改進和提高法選擇一個目標進行突破。經過對學習效率低的原因分析,找出自己的癥結所在。果你的癥結是行為拖拉,為克服這個缺點你就應該給自己訂一個規(guī)則,每天不完成預訂的任務不睡覺;如果原因是對英語不感興趣,則首先努力去改變單調枯燥的學習方法,將英語學習與工作、娛樂、陶冶性情結合起來,堅持一段時間后,隨著良好習慣的形成,學習興趣就會逐漸濃厚。、行成一些好的習慣要盡可能的形成如下學習習慣:(1)養(yǎng)成提問的好習慣。它不僅有助于語言學習,也是個人成長的好習慣;(2)學習時要經常準備好學習的工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