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公共物品會產生什么問題?總需求包括哪些內容,為什么總需求曲線是負相關的?什么是通貨膨脹,引起通貨膨脹的基本原因由哪些?三、計算題假定市場需求函數(shù)為Q=90-5P,供給函數(shù)為Q=4P,試求: ??,使新價格提高20%,求政府將購買多少?政府的總支出是多少?西方經(jīng)濟學模擬試題(一)答案一、單項選擇題dabbbbcaab1d1c1b1b1b1b1b1c1b b2c2d2a2d2a2d2a2c2a二、計算題(1)MR=MC,Q=10,P=15,π=80(2)P=MC,Q=20,P=5,π=-20(3)壟斷廠商的價格高于競爭廠商的價格,壟斷廠商的產量低于競爭廠商的產量,壟斷廠商賺取正的利潤,因此,壟斷廠商缺乏效率。(1)C=100+*DI,S=-100+*DI(2)y=2800,c=2340(3)y=3600,c=2740(4)投資乘數(shù)=5,稅收乘數(shù)=4三、問答題不是。因為,清潔的空氣和水越來越稀缺,根據(jù)邊際效用遞減的規(guī)律,清潔的水和空氣帶給人們的邊際效用增加,根據(jù)消費者均衡條件,對清潔的空氣和水的價格上升,因此人們必須支付越來越多的貨幣。(1)均衡條件:MR=MC(2)PMC,壟斷廠商缺乏效率,所以政府要對其管制(3)理想管制:P=MC,實現(xiàn)效率,但廠商會虧損貨幣政策的三大政策工具都著眼于改變貨幣供給規(guī)模,從而通過貨幣傳導機制改變國民產出。(1分)三大政策工具如下:法定準備率是中央銀行要求商業(yè)銀行保持一定比例的貨幣儲備,以準備應付公眾提款需要。(2分)其政策機理是利用貨幣創(chuàng)造機制改變貨幣供給規(guī)模,這是基本工具。(2分)公開市場業(yè)務是中央銀行通過在國債市場上的購買和拋售行為來改變貨幣供給規(guī)模,這是靈活調整手段。(2分)再貼現(xiàn)率是非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將貼現(xiàn)后的票據(jù)抵押給中央銀行要求再次貼現(xiàn)的手段。(2分)西方經(jīng)濟學模擬試題(二)參考答案要點一、選擇題DCBAA; CCBDD;BDAAA; AACBA; DDACD;BABBC;二、計算題由需求曲線 可得邊際收益曲線,當MR=MC時,Q=24,P=29,R=完全壟斷條件下的消費者剩余=三、問答題(1)完全競爭市場的涵義;(2)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的涵義;(3)存在虧損時的調整過程;(4)存在盈利時的調整過程(1)無差異曲線的涵義;(2)凸向原點;(3)不相交;(4)負相關(1)貨幣需求的涵義;(2)交易需求;(3)預防需求;(4)投機需求四、案例分析三級價格歧視;為了獲得更大的經(jīng)濟利潤;三個條件;區(qū)分需求彈性不同的各類消費者西方經(jīng)濟學模擬試題(三)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c c c c b b d a c b d c b b a b b d a d b c b b a c b d c c二、問答題貨幣政策的三大政策工具都著眼于改變貨幣供給規(guī)模,從而通過貨幣傳導機制改變國民產出。三大政策工具如下:法定準備率是中央銀行要求商業(yè)銀行保持一定比例的貨幣儲備,以準備應付公眾提款需要。其政策機理是利用貨幣創(chuàng)造機制改變貨幣供給規(guī)模,這是基本工具。公開市場業(yè)務是中央銀行通過在國債市場上的購買和拋售行為來改變貨幣供給規(guī)模,這是靈活調整手段。再貼現(xiàn)率是非中央銀行金融機構將貼現(xiàn)后的票據(jù)抵押給中央銀行要求再次貼現(xiàn)的手段。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征:大量的買者和賣者,他們都是價格接受者;產品同質,消費者的選擇是隨機的;廠商和資源進出自由;信息充分,經(jīng)濟主體行為理性。壟斷市場上只有一個賣者,企業(yè)有很強的價格控制力公共品是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會帶來“搭便車”問題。AD=C+I+G+NX,由于價格水平變動的實際余額效應、利率效應和出口效應,使得總需求曲線是負相關的。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的持續(xù)上漲,其原因有:需求拉動型、成本推動型、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的混合型、結構型三、計算題(每題10分,共20分)(1)P=10,Q=40;(2)E =,E =1(3)政府將購買18,政府的總支出是216第二篇:西方經(jīng)濟學模擬試題及答案西方經(jīng)濟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那么,應計入GDP的價值是(B)(A) (D),包括對外貿易部門在內的GDP可以表示為(C)=C+I+G =C+I+G+X =C+I+G+XM =C+I+G+MX (C)=C+I+G =C+I+G+XM =C+S+T =C+I+T (A) (A)--+折舊 +折舊 (PI)等于(D)=NDP-保險稅和公司所得稅一公司未分配利潤+轉移支付 =NI保險稅和公司所得稅一公司未分配利潤+轉移支付=NDP-保險稅和公司所得稅一公司未分配利潤+轉移支付+政府支付的利息凈額 =NI-保險稅和公司所得稅一公司未分配利潤+轉移支付+政府支付的利息凈額 (PDI)等于(D)=PI+=PI-=PI+=PI-個人收入所得稅一其他非稅支付 ,國民收入恒等式表現(xiàn)為(C)+G+X=S+T+M +G=S+T =S =T 1 (A)/實際GDP /GDP x實際GDP -實際GDP 1 (B) 1 ,社會總供給的構成不包括(D),國民收入決定的基本均衡條件是(C)+G+X=S+T+M +G=S+T =S =T二、多項選擇題(CDE),不應列入的支出項目包括(ABC)(ABCDE)(ABD)(ABDE)、租金、=NI+間接稅+=NI+間接稅,一個經(jīng)濟中的總需求構成包括(ABCD)三、名詞解釋 答案:以整個經(jīng)濟的總體行為,考察作為整體的市場表現(xiàn),說明社會的資源總量是如何決定的學科,也稱為總體經(jīng)濟學。 答案:是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及其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簡寫為GDP。 答案: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經(jīng)濟單位用于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加總起來用以測算GDP的方法。答案:用出售最終商品和勞務獲得的收入來測算GDP的方法。答案:國內生產總值減去折舊,簡稱NDP。答案:各種生產要素的實際報酬,它等于國內生產凈值減去間接稅,簡稱NI。答案:指個人從經(jīng)濟活動中所獲得的收入,它等于狹義的國民收入減去社會保險稅、公司所得稅和公司未分配利潤,再加上政府和廠商對個人的轉移支付、政府對個人支付的利息凈額,簡稱PI。 答案:個人最終能夠自由支配的收入數(shù)量,它等于個人收入減去個人所得稅和其他非稅支付,簡稱PDI。 答案: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答案: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而按一個不變的價格計算出來的全部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答案:等于名義GDP與實際GDP之比。四、簡答題。答案:宏觀經(jīng)濟學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作為消費者的家庭部門和作為生產者的廠商部門如何選擇,以決定消費和投資數(shù)量,從而決定整個經(jīng)濟的總需求。第二,家庭和廠商部門如何選擇供給投入以決定整個經(jīng)濟的總供給。第三,經(jīng)濟中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決定資源總量和價格總水平。第四,資源總量和價格總水平的長期變動趨勢。答案:GDP是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及其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GNP是一個國家的國民在特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及其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GNP包含國民從國外取得的收入,但也要扣除支付給外國人的同類收入。GDP不考慮從國外獲得的收入以及支付給國外的收入。兩者在對外貿易占較大比重的情況下差別較大。答案: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終商品和勞務獲得的收入來測算GDP的方法。由于廠商出售產品獲得的收入是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方法測算GDP是所有生產要素的貨幣收入的總和,它可以表示為GDP=個人收入+租金+利息+利潤+間接稅+折舊。各項要素收入在交納各項稅收以后,要素所有者把收入用于購買消費品和儲蓄,因而GDP也可以表示為GDP=消費+儲蓄+稅收。五、計算題;凈利息為20億美元;租金10億美元;利潤60億美元,其中未分配利潤20億美元;企業(yè)稅40億美元,其中間接稅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