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教學目標:⒈知道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習慣和節(jié)日習俗。初步了解對世界影響較大的幾個主要節(jié)日及其文化內涵,并從中感受人類文化傳播及其傳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⒉初步了解一些國家或民族在民俗風情、生活習俗及禮儀上的不同,懂得對不同國家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文化習俗,持寬容、欣賞和尊重的態(tài)度。⒊能夠借助資料,在分析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不同國
2024-12-03 11:09
【總結】教學設計一、知識與技能:1、學會10個生字,正確讀“遙望、晶瑩、資源、礦物、恩賜、節(jié)制、枯竭、濫用、威脅、破碎、目睹和藹可親詞語。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地球的意識。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逐步掌握自讀自悟、自由暢想等多種學習方法,深入思考,使學生明白“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2024-11-29 06:32
【總結】第一篇:人教新課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 《學會拒絕》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
2024-10-21 06:51
【總結】(人教新課標)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第四單元再見,我的小學生活第二課臨別感言教學目標: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朋友、老師和同學,感受友愛之情和教育之恩。以適當?shù)姆绞奖磉_對朋友、同學和老師的感激之情。教學重點:向朋友,老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朋友,同學和老師的感激之情。教具和學具準備:
2024-12-11 14:33
【總結】《環(huán)球去旅行》教案教材分析:當代兒童生活在一個開放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文化、經濟交流以及相互聯(lián)系,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密切,兒童們接觸世界的機會較多。本單元的設計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從小形成開闊的國際視野,以多元的觀念來認識多彩的世界,為他們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時,盡量以學生的視角去認識、觀察及思考問題,設置一些學
2024-11-19 10:11
【總結】教材內容:《不能忘記的屈辱》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一課(需二個課時)教材分析:《不能忘記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不屈的中國人”的第一課。本單元設計是從講述中華民族曾經經歷的屈辱,讓學生了解因為執(zhí)政政府的無能、國家科技發(fā)展的不發(fā)達,致使國家再三的被列強侵略被迫簽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人民陷入苦難之中,祖國
2024-11-29 03:42
【總結】第一篇:六年級第二學期品德與社會《朋友之間》教學反思 底寨小學六年級第二學期品德與社會《朋友之間》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了朋友的意義,能夠正確區(qū)別有益的及損害朋友之間友誼的事件,懂得...
2024-10-13 12:48
【總結】(人教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期末考試班級:姓名:得分:一、我能填對。1、在人生旅途中,會有許多人與我們同行:家人、同學、朋友??會與人打交道是一種(社會生存)本領,掌握了這個本領會使你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2、僅僅因為我們是男孩或女孩,我們在做同一件事
2024-12-13 00:27
【總結】教學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lián)網搜索”優(yōu)秀教學案例評選教案設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學生:小學2,學科:品德2,課時:23,學生課前準備:一、預習內容二、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整理有關聯(lián)合國的知識。二、教學課題本單元是以當前國際社會人們面臨的兩大主題──和平與發(fā)展為
2024-12-09 00:34
【總結】(人教新課標)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第一單元你我同行第三課學會和諧相處一、教學目標:,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一道理。,初步掌握化解沖突和矛盾的方法。,要善于溝通,并學習以平和的態(tài)度解決分歧。二、教學時間:2課時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教學
2024-12-13 00:33
【總結】(人教新課標)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第一單元你我同行第一課男生和女生一、教學目標,感受男女生的和諧相處會給雙方帶來樂趣,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欣賞異性特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特征,面對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夠從性別差異的角度認識、化解矛盾,學習與異性和諧相處。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
【總結】一、《新課標》解讀(所設計的章節(jié)在《新課標》中的要求及所在學段中的地位、內容、方法)《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指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guī)范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huán)境教育有機融合。引導學
2024-11-19 05:42
【總結】日益富強的祖國教學內容:從無到有和中國第一教學目標1、體會新中國建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我國工業(yè)生產突飛猛進,科學迅猛發(fā)展,祖國一天比一天富強.情感:2、知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驕傲。教學重難點教育學生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驕傲。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教師出
【總結】《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不能忘記的屈辱》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當時列強在侵略時所作所為。2、體會當時侵略給國家與人民帶來的巨大打擊與苦難,生活陷于水深火熱之中。3、感受面對列強的入侵,中華兒女進行英勇反抗的原因4、闡述自己的感受,同時知道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國家的發(fā)展是自己肩上的責任。教學重點:重溫歷史,感受當時侵略所帶來
【總結】告別貧困奔小康》教學設計及反思(四杯賽)(2021-12-0810:11:56)轉載▼標簽:雜談課題第三課告別貧困奔小康計劃課時1課時教學內容分析《告別貧困奔小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三單元“騰飛的祖國”的第三課。這一課從走出緊缺的年代和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