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國共的十年對峙第15課共產(chǎn)黨人被砍頭1927年3月起,一年左右時間殺害共產(chǎn)黨員革命群眾-31萬多人其中共產(chǎn)黨員,幾近當時黨員總數(shù)一半大革命失敗留給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慘痛教訓是什么?必須掌握革命領導權,建立革命軍隊,開展武裝斗爭。1、原因:(1)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認識到
2025-08-04 17:53
【總結】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課鴉片戰(zhàn)爭測試1.某些西方資產(chǎn)階級史學家稱鴉片戰(zhàn)爭是“通商戰(zhàn)爭”,認為這場戰(zhàn)爭是英國為維護正常貿(mào)易而進行的。這種觀點()①掩蓋了戰(zhàn)爭的侵略性質②指出了戰(zhàn)爭的實質③為英國的殖民侵略辯護④混淆了現(xiàn)象與本質⑤未能全面概括戰(zhàn)爭性質A.①③⑤B.
2024-12-03 10:18
【總結】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課解放戰(zhàn)爭一、選擇題,內(nèi)戰(zhàn)并未立即爆發(fā),主要原因是()①國民黨尚未完成軍事部署②階級矛盾尚未成為主要矛盾③爭取和平反對內(nèi)戰(zhàn)的輿論壓力④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雙十協(xié)定》的下列認識,不妥當?shù)氖?
【總結】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課抗日戰(zhàn)爭新題速遞一、選擇題1.(2021年上海高考題)位于中國西部的抗日根據(jù)地是A.晉察冀B.陜甘寧C.冀魯豫D.晉冀豫2.(2021年上海高考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蔣介石掀起了兩次反共高潮。其中最為險惡、影響最大、反共面目也暴露最
2024-12-03 10:19
【總結】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達標訓練】【基礎達標】1.(2021江蘇徐州模擬)歷史學家錢穆說:“故中國政制之廢宰相,統(tǒng)‘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則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睋?jù)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斷是()A.明以前政府權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廢除丞相后
【總結】第11課太平天國運動【水平測試】1.(2021年福建會考卷)19世紀中期,列強侵略激化了中國的社會矛盾,一場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運動在中國南方興起。這場運動是()A.太平天國運動B.洋務運動C.維新變法運動D.義和團運動2.(2021福建龍巖模擬)柳亞子在《題太平天國戰(zhàn)史》詩中說:“楚
【總結】第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達標訓練【基礎達標】1.(2021年北京西城區(qū)模擬)漢代頒行“推恩令”規(guī)定: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郡守統(tǒng)轄。其目的是()A.壯大皇族力量B.保證列侯利益C.加強中央集權D.籠絡王侯人心2.(2021年
2024-12-03 10:20
【總結】第21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達標訓練】【基礎達標】1.(2021年福建泉州模擬)“文化大革命”對我國民主與法制的踐踏,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下列做法中,危害最大的是()2.(2021年遼寧大連模擬)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國加快了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步伐,
2024-11-29 03:39
【總結】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單元檢測一、選擇題:1、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學術空氣空前活躍,形成百家爭鳴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這種局面形成的客觀條件2、“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不欲勿施于人,如禮何,能惡人
2024-12-03 21:26
【總結】第21課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同步測試一、單項選擇題1.對于我國加大西部教育發(fā)展論述正確的是()①加大西部教育發(fā)展力度②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設③在西部80個縣建立職業(yè)教育中心④實施東西部對口支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中國教育事業(yè)逐步形成比
2024-11-16 15:40
【總結】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水平測試】1.(2021年湖南株洲二中模擬)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fā)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fā)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A.中央集權制度建立
【總結】第14課冷戰(zhàn)中的對峙一、填空題:,美國帶領,對蘇聯(lián)等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以“遏制”共產(chǎn)主義。這種政策被稱為。年,杜魯門提出的“遏制”、干涉、加緊控制其它國家的綱領和政策,后來被稱為“
2024-11-16 00:27
【總結】1.下列關于兩極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美蘇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矛盾沖突加劇是兩極格局形成的原因B.雅爾塔體系奠定了兩極格局的基礎C.北約的成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D.美蘇兩極格局取代了傳統(tǒng)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對兩極格局形成情況的掌握。其中C項表述錯誤,應是華約的成立標志著美蘇
2024-11-16 15:18
【總結】政治:《社會歷史的主體》同步復習(新人教版必修四)知識點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1.下面對人民群眾的認識,正確的是①人民群眾指廣大勞動群眾②人民群眾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③人民群眾在不同的國家范圍不同④人民群眾在同一國家不同歷史時期范圍不同A.①②B.①②③C
2024-11-15 21:11
【總結】第三單元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單元檢測一、選擇題1、四大發(fā)明中,最早出現(xiàn)的是A、指南針B、火藥C、造紙術D、印刷術2、“牽星術”的作用是A、辨別船舶的位置B、辨別船舶的方向C、辨別船舶的速度D、辨別船舶的重量3、下列育種屬于無性雜交的是①騾子的產(chǎn)生②瓜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