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一部分技術設備和運營管理系統(tǒng)。因此,它對保證地鐵安全運行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車站位置的選擇、環(huán)境條件的好壞、設計的合理與否等,都會直接影響地鐵的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影響到城市規(guī)劃和城市景觀。本次畢業(yè)設計的目的旨在通過對北京地鐵6號線東大橋站的地質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分析,結合現(xiàn)場實習調研的資料,同時大量查閱文獻資料,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采用工程類比、概率極限狀態(tài)及軟件分析等方法對該車站進行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及施工方案設計,達到熟練掌握地鐵車站結構設計,進一步探討各種地鐵施工工法、結構形式等對地鐵車站本身、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等問題。主要參考文獻:[1] (GB 50157-2003).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2] 施仲衡,:陜西科學出版社,1997[3] (GB 50010-2002).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4] :人民鐵道出版社,[5] :清華大學出版社,[6]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7]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 :研究方案:通過對北京地鐵6號線東大橋站的地質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分析,結合詳細的設計資料,同時大量查閱文獻資料,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采用工程類比、概率極限狀態(tài)及軟件分析等方法對該車站進行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及施工方案設計,達到熟練掌握地鐵車站結構設計及指導實際地鐵車站施工的目的。畢業(yè)設計(論文)進度安排:序號畢業(yè)設計(論文)各階段內容時間安排備注1文獻查閱,完成開題報告,外文翻譯,熟悉工程軟件。2建筑設計:車站總平面布置及平、縱斷面設計3結構設計:結構各工況內力組合計算及配筋設計4施工方案設計及圖紙繪制5論文整理,準備答辯678指導教師意見:指導教師簽名: 審核日期: 年 月 日中文摘要地鐵車站的設計與施工,既是地鐵工程亮點所在,更是一個難點問題。本畢業(yè)設計按照地鐵設計規(guī)范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等,根據(jù)北京地鐵6號線東大橋站的運營要求、站址環(huán)境和工程水文地質條件等,本著經(jīng)濟合理、安全實用的原則,對東大橋車站進行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和施工方案設計等。本畢業(yè)設計的主要思路如下:根據(jù)線路特征、運營要求、周圍環(huán)境及施工方法等條件確定車站平面形式;根據(jù)客流量確定車站規(guī)模,按照“適用、經(jīng)濟、美觀”的原則對車站建筑設計,包括對車站型式及站廳、站臺層的平面布置和車站附屬設施等;根據(jù)地鐵設計規(guī)范計算各種荷載和進行荷載組合,選擇正常使用階段的標準組合和基本組合采用荷載結構模型,運用彈性地基梁的理論使用結構有限元分析軟件MIDAS軟件對車站結構在正常使用階段工況下進行內力計算,根據(jù)計算出來的控制內力,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對主體結構進行配筋計算;根據(jù)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和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對車站施工方案進行設計。關鍵詞: 建筑布置設計 荷載結構模型 MADIS 結構設計 施工方案設計Abstract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etro station, not only is the bright of metro engineering, but also is a difficult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and geology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code for design of metro and the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etc, this thesis acplishes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of Line East Bridge station of Beijing metro in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reasonability, safety and practicality.The way to acplish this thesis is shown below:1, providing the plane arrangement of the station based on the line characteristic, business requirement, overground and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etc。2, determining the scale of the station by the amounts of the passengers, and making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he sta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applicability, economy, pretty”, which includes the station pattern, the plane arrangement of the hall and the platform of the station, the subsidiary facilities of the station, etc。3, working out the loads and doing binations of the loads by the code for design of metro, choosing the standard bination of the using stage, adopting loadstructure model,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using stage making use of MIDAS with the method of plane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doing calculation about steels collocating of the princip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biggest internal force calculated and the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4, designing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hydro geological conditio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others.Key words: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loadstructure model, structure design MIDAS , design of construction scheme第一章 概述一、站址環(huán)境東大橋站位于東大橋路口東側,朝外大街、工體東路、東大橋路、朝陽北路及朝陽路五條道路交匯與此形成五叉路口,路口西北象限為臨街商用建筑群及東草園等居住小區(qū);路口西南象限為藍島大廈和昆泰大廈等高層商業(yè)建筑;路口東南象限為市政綠化用地和CBD住宅、商業(yè)用地;路口東北象限為佰富國際商用高層寫字樓;朝陽北路和工人體育場東路之間為公交站場(共5路公交車在此始發(fā))。該區(qū)域是朝陽地區(qū)重要的客流集散點,地面交通十分繁忙。地鐵車站設置在公交站場及以東的朝陽北路下,東西走向。二、工程概況及有關參數(shù)計參數(shù)東大橋站為三層島式車站,有效站臺寬13m,長158m,地下一層為地鐵站廳層,地下二層為地鐵設備層、地下三層為地鐵站臺層。主體結構采用雙柱三跨結構,車站總長175m。,~。車站主體結構基本位于現(xiàn)況公交站場下,采用明挖法施工。三、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根據(jù)地質勘察報告,本段線路土層分布較為穩(wěn)定,自上而下依次為人工填土、新近沉積土層、第四紀晚更新世沖洪積地層。本次計算選用XDD11鉆孔的數(shù)據(jù),XDD11鉆孔位于主體范圍內西北側,基本能代表車站范圍的地質基本情況。 XDD11鉆孔地層物理力學性質參數(shù)土層編號土層名稱土層厚度(m)容重(kN/m3)C(kP)φ(176。)K0基床系數(shù)(MPa/m)水平垂直①1雜填土010 ?、俜弁撂钔?05 ?、?粉質粘土31143330③粉土18273533④4中粗砂0355540⑤圓礫卵石0408090⑥粉質粘土29145540⑥2粉土14275545⑥粉質粘土29145540⑥2粉土14275545⑥粉質粘土29145540⑦1中粗砂0356555⑦圓礫卵石05090100~,~,位于圓礫卵石⑤層中??垢≡O防水位按標高33m。四、設計內容車站站位選擇;車站總平面布置(包括站位選擇、出入口布置、通風亭布置等);車站結構形式選擇;車站縱斷面設計;主體結構各工況內力組合計算;截面檢算與結構配筋設計;施工方案設計。五、設計依據(jù)《地下鐵道設計與施工》陜西科學出版社;《地鐵設計規(guī)范》(50157—200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鐵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TB10003—200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97)《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252005)《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1112006第二章 車站建筑設計一、設計原則車站設計遵循“以人為本,百年大計,安全可靠,經(jīng)濟適用,保護環(huán)境”的設計總則。車站設計符合國家“適用、經(jīng)濟、美觀”的建筑方針,更好地體現(xiàn)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車站設計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要求,滿足地鐵交通功能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滿足乘客的乘降、集散和換乘的要求。車站設計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妥善處理與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線、地下構筑物之間的關系,減少拆遷和管線改移,減少對建筑、交通和市民的影響。車站的規(guī)模及通過能力按遠期超高峰小時設計客流量確定,遠期超高峰設計小時客流量為該站預測遠期高峰小時客流量(或客流控制時期的高峰小時客流量)~。車站的設計規(guī)模還應滿足事故發(fā)生時乘客緊急疏散的需要。車站的緊急疏散能力,應保證在遠期高峰小時客流量時將一列車乘客及站臺上候車乘客、站內工作人員在6min內疏散完畢。車站設計應合理組織客流,保證乘客方便進出站,安全順暢;車站的集散廳、站臺、出入口、樓梯和通道、自動扶梯、售檢票機(口)等各部位的通過能力應相互匹配。車站設計,應盡量壓縮車站規(guī)模,采取最合理的結構形式,減少初期投資,便于運營管理,減少運營費用,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車站建筑設計,應簡潔、明快、易于識別,并應體現(xiàn)現(xiàn)代交通建筑的特點,同時還應與周圍的城市景觀相協(xié)調。地鐵車站出入口布置盡可能與地上規(guī)劃建筑結合。車站設計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規(guī)定,滿足客流、行車組織與運營管理及各專業(yè)工藝要求。1車站設計充分考慮防災的相關措施,在災害條件下保證人員的安全疏散。1車站設計按五級人防設防,按8度地震烈度考慮車站主體及出入口風亭設計均應符合相應的規(guī)范要求。二、主要技術標準站廳層(1) 公共區(qū)地坪裝修面至吊頂凈高3200mm;公共區(qū)裝修面層至任何懸掛障礙物不小于2400mm;辦公用房吊頂凈高不小于2400mm;通道用房吊頂凈高不小于2400mm。(2) 站廳層公地坪裝修面厚度:公共區(qū)為200mm,設備區(qū)為200mm。站臺層(1) 島式站臺寬度不小于8000mm;島式站臺的側站臺寬度不小于2500mm。(2) 站臺有效長度158m。(3) 有效站臺寬度13m。(4) 有效裝修面層厚度100mm。(5) 站臺層吊頂公共區(qū)凈高3700mm。(6) 站臺裝修面至軌頂面高950mm。(7) 有效站臺邊緣到線路中心1500mm。(8) 線路中心至側墻凈距2250mm。(9) 軌頂至結構底板頂面650mm。通道、出入口寬度不小于2500mm,凈高不小于2400mm,與自動扶梯或樓梯相連的通道寬度,必須與其通過能力相匹配。建筑等級、火災危險等級、耐火等級本車站建筑設計等級為一級,火災危險等級為一級,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計等級、人防設計等級本車站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抗震滿足車站8度抗震設防烈度要求;人防等級為五級,滿足人防設計要求。車站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本車站主要構件及支護結構構件的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其他內部構件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三、車站總平面車站總平面布置原則(1) 車站平面形式應根據(jù)線路特征、營業(yè)要求、地上和地下環(huán)境及施工方法等條件確定。(2) 車站出入口與風亭的位置,應根據(jù)周邊環(huán)境及城市規(guī)劃要求進行合理布置。出入口位置應有利于客流吸引和疏散;風亭位置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尚應滿足規(guī)劃、環(huán)保和城市景觀的要求。車站總平面布置根據(jù)線路規(guī)劃、站址環(huán)境、市政條件、客流吸引等因素, 東大橋站位于東大橋路口東側,朝外大街、工體東路、東大橋路、朝陽北路及朝陽路五條道路交匯與此形成五叉路口。地鐵車站設置在公交站場及以東的朝陽北路下,東西走向。車站總長175m,;結構為三層兩跨,站臺為島式,有效站臺長度158m,站臺寬度13m;上層為站廳層,為辦公、設備和乘客公用區(qū),站臺層為乘車區(qū)。為了有利于便捷的吸納周邊的客流,體現(xiàn)地鐵設計“以人為本”的原則,車站共設5個出入口,其中2個出入口共用通道,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