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第七章 內力組合結構抗震等級:本工程框架為三級抗震等級。本方案考慮了四種內力組合,即,,及。此外,對于本方案,這種內力組合與考慮地震作用的組合相比一般較小,對結構設計不起控制作用,故不予考慮。各層梁的內力組合結果見下表,表中,兩列中的梁端彎矩為經(jīng)過調幅后的彎矩()。梁端剪力增大系數(shù)。為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具體取值: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梁:,偏心受壓柱:,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梁、柱:。 。()框架梁內力組合表層次截面內力一層M V M V M V M V M V 跨間 二層M V M V M V M V M V 跨間 三層M V M V M V M V M V 跨間 四層M V M V M V M V M V 跨間 五層M V M V M V M V M V 跨間 1)、計算理論:根據(jù)梁端彎矩的組合值及梁上荷載設計值,由平衡條件確定,均布和梯形荷載下。若,說明,其中X為最大正彎矩截面至A 支座的距離,則X可由下式求解: 將求得的x 值代入下式即可得跨間最大正彎矩值: 若,說明,則可得跨間最大正彎矩值: 若同理,三角形分布荷載和均布荷載作用下,如下圖則X可由下式求解: 可得跨間最大正彎矩值:第1層DC跨梁: 左震 解得X=,則 右震解得X=,則2)、梁端剪力的調整:抗震設計中,其梁端剪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調整:對于第1層DC跨,梁上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剪力左震:右震:1) D柱:第 5 層,按《建筑抗震規(guī)范》,無需調整。第 4 層,柱頂軸壓柱底軸壓第 3 層,柱頂軸壓柱底軸壓第 2 層,柱頂軸壓柱底軸壓可知,2 層柱端組合的彎矩設計值應符合下式要求:注:1. 為節(jié)點上下柱端截面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和,上下柱端的彎矩設計值可按彈性分析分配。2. 為節(jié)點左右梁端截面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組合的彎矩設計值和。3. 柱端彎矩增大系數(shù)。取每層柱頂和柱底兩個控制截面,其內力組合結果,、。橫向框架D柱彎矩和軸力組合層次截面內力5柱頂M N 柱底M ++ N 4柱頂M N 柱底M ++ N 3柱頂M N 柱底M ++ N 2柱頂M N 柱底M ++ N 1柱頂M N 柱底M ++ N 橫向框架C柱彎矩和軸力組合層次截面內力5柱頂M N 柱底M N 4柱頂M N 柱底M N 3柱頂M N 柱底M N 2柱頂M N 柱底M N 1柱頂M N 柱底M N 橫向框架B柱彎矩和軸力組合層次截面內力5柱頂M N 柱底M N 4柱頂M N 柱底M N 3柱頂M N 柱底M N 2柱頂M N 柱底M N 1柱頂M N 柱底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