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論語》十二章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2.了解課文的特點,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張。3.背誦短文,積累成語、名言警句?!墩撜Z》十二章本文選自《論語譯注》《論語》語錄體散文,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2025-06-12 03:38
2025-06-12 12:10
【總結】孔子(前551~前479),中國古代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魯國司
2024-11-25 22:19
【總結】10《論語》十二章一二三一、字音字形1.識記生難字不亦說.乎(yuè)慍.(yùn)不逾.矩(yú)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一簞.食(dān)
2025-06-12 00:57
【總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鬃由綎|曲阜“三孔”孔府:孔子嫡系子孫居住地孔府一角二堂內景三堂內景后堂樓內景圣府大門孔廟: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12.《論語》十二章孔子?孔子(
2025-06-14 18:25
【總結】《論語》十二章第一課時孔子(前551~前479),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萬世師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作者鏈接孔廟——祭孔之所孔陵——孔氏家族專用墓地孔廟
2025-06-20 18:16
【總結】11.《論語》十二章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學而時習..之時習:____________(2)不亦說.乎說:____________(3)人不知而不慍.慍:____________(4)不亦君子..乎君子:______
2025-06-18 00:43
【總結】11《論語》十二章◎認一認學—學遠—遠樂—樂慍—慍謀—謀從—從溫—溫賢—賢簞—簞憂—憂義—義雲(yún)—云擇—擇晝—晝軍—軍篤—篤奪帥—奪帥
2025-06-21 06:49
【總結】導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當堂檢測12《論語》十二章學習目標,熟讀背誦。。,體會課文中豐富精彩的語言內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預習課文相關介紹檢查預習講授新課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2024-11-17 10:03
【總結】七年級語文教學課件第十一課《論語》十二章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語匯2、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理解并運用《論語》中的名言警句。3、感受孔子光輝的人格魅力,開闊胸懷,提高處事的能力。?1、積累文言詞匯。?2、聯(lián)系自身學習經(jīng)歷,體會課文豐富多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
2025-06-19 19:46
【總結】10《論語》十二章1.掌握文言詞語解釋的常見方法,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理解每一章語錄的意思,分清哪些是講學習態(tài)度的,哪些是講學習方法的,哪些是講個人修養(yǎng)的。3.了解孔子及儒家學說的概況,積累成語、格言、警句等語言材料??鬃樱ㄇ?51—前
2024-11-26 17:14
【總結】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春》朱自清制作:陜西省西鄉(xiāng)縣兩河口鎮(zhèn)初級中學陳小紅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綠》《荷塘月色》等。寫作背景:《春》大致寫于1928年至193
2024-10-12 12:23
【總結】第三單元11春一二三一、字音字形1.識記生難字朗潤.(rùn)撫.摸(fǔ)嫩.葉(nèn)眨.眼(zhǎ)蓑.衣(suō)抖擻.(sǒu)hōnɡ(烘)托l(wèi)i
2025-06-12 01:09
【總結】《論語》十二章《論語》?《論語》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南宋時,朱熹把它列為“四書”(《孟子》、《中庸》、《大學》、《論語》)之一,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宋朝宰相趙普曾贊頌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2025-06-21 05:16
【總結】第六單元·奇思妙想《論語》十二章課文導入有人說,若中國人丌知道有孔子,丌能算是有思想癿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丌知道《論語》,也丌能算是有思想癿中國人?!鞍氩俊墩撜Z》治夛下”,它形象地概括了這部儒家經(jīng)典對后世癿卓越貢獻。今夛,就讓我們走近孔子,隨著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斱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025-06-13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