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常用淀粉 小麥淀粉、玉米淀粉、米淀粉、甘薯淀粉、橡子淀粉、木薯淀粉、馬鈴薯淀粉、焦藕淀粉。 2 制備 3淀粉組成和結構 淀粉主要由直鏈結構和支鏈結構兩類分子組成 4 性能 淀粉不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但在水中浸泡可以膨脹。淀粉水溶液,在加熱初產生渾濁,達到糊化溫度后,才會變成粘稠的半透明液體的淀粉糊。淀粉能與碘起反應呈藍色,淀粉的一種特性,可作為鑒定淀粉存在的一種依據(jù)。淀粉與酸堿共熱或受淀粉酶的作用能水解,水解過程: 淀粉 — 粒子較小的可溶性淀粉(藍色) — 糊精(與碘接觸呈紅紫色) — 麥芽糖 — 葡萄糖(遇碘不變色) ( 1)酸解淀粉 目的:降低淀粉粘度,改善其流動性,提高熱穩(wěn)定性,達到高濃低粘 基本原理:利用酸對淀粉大分子中葡萄糖苷健的催化水解作用,使大分子聚合度降低,達到水解的目的。 ( 2)氧化淀粉 目的:降低粘度和使淀粉分子上產生一定量的羧基,提高粘附力。 常用氧化劑:次氯酸鈉 ( NaClO)、 KMnOH2O2等,選用不同的氧化劑,可得性能不同的氧化淀粉粘合劑。 ( 3)交聯(lián)淀粉 用一個交聯(lián)劑分子把 2個淀粉分子連接在一起 ( 4)酯化淀粉 使用活潑性較強的酯化劑使淀粉大分子羥基中的氫被酸根取代,生成淀粉酯,其中可以引入乙?;?、磷酸酯基團、氨基酸甲酯基 ( 5)其他改性淀粉 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為 β1, 4葡萄糖縮合物,葡萄糖以“ ……unununun……” 的方式縮合而成,直鏈,結晶多,不溶于水。 可做膠粘劑的纖維素醚類衍生物主要有甲基纖維素(氯甲烷、硫酸二甲酯)、乙基纖維素(氯乙烷)、羥乙基纖維素(氧化乙烯)、羧甲基纖維素等,在堿存在下反應。 用作膠粘劑的主要有硝酸纖維素和醋酸纖維素。 屬于復合多糖類粘合劑 制備: 海藻酸鈉的突出特點是有良好的成膜性、粘著性、乳化穩(wěn)定性以及與合成漿料的相容性。 動物的殼的主要成分,甲殼質不溶于水或堿性溶液,在稀醋酸中膨化成粘液。 第四章 水溶性聚合物膠粘劑 C H 2 C HO C O C H 3N a O H C H2 C HO H n 聚乙烯醇是白色粉末,能溶于水中的唯一的多羥基聚合物,有優(yōu)良的成膜性、乳化性,膠層有高的強度、韌性、耐磨性,也能耐油脂及溶劑。 聚乙烯醇配成的低濃度膠粘劑有良好的粘結力,價格低廉,生成的膠膜強度高,不足之處是不能配成高含量膠粘劑,原因是會導致粘接速度較慢。 C H 2 C HO H n+ R C H O C H 2 C H C H 2 C HmOO C H 2R + H C H OO CN H 2N H 2氨加 熱O CNNC H 2H O C H 2H O C H 2N C H 2 O HCC H 2 O HON C H 2 O HC H 2 O HN H 4 C lOCNNC H 2C H 2n 該粘合劑的耐水性、耐熱性及耐老化性均比脲醛樹脂膠粘劑優(yōu)良,粘接力也高,但價格較貴,可在合成中加入尿素進行共縮聚。 ( 1)酚類 單酚:苯酚,甲酚對叔丁基苯酚,二甲苯酚 多酚:間苯二酚 ( 2)醛類 甲醛:以 31%的水溶液形成存在,其水溶液中一般含一定量甲醇及少量甲酸。 糠醛:除含醛基外,還有烯雙健,反應能力強。 加成反應: O H + H C H OO HC H 2 O H縮合反應: O H + H C H OO HC H2O HC H2O HO HC H2O H + H2OO HO HC H2C H2O HO HC H2O HC H2O HC H2O HC H2C H2O HC H2 + O RO HC H2O HC H2C H2C H 2C H2O HO 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