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色體自由 組合發(fā)生在減 I后期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類型數(shù)為: 2n 1個原始生殖細胞分裂后產(chǎn)生 1種或 2種類型的配子 A a B b B A A a a B b b b A a a A B b B b A A b a a B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等位基因分離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 I后期 相同基因分離發(fā)生在減 II后期 1 2 4 3 3 4 3 4 3 1 3 2 4 3 4 3 4 4 減數(shù)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對配子類型影響數(shù)為: 2a ( a為發(fā)生交叉互換的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配子類型的決定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組合類型為 2n ( n為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或( n為等位基因對數(shù)) ?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導致配子類型變化為: 2a ( a為互換的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 ( a為互換的等位基因對數(shù)) 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現(xiàn)代解釋 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 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 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