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吸劑 C觸殺劑 D熏蒸劑33.殺蟲劑按毒理作用分為( )A.神經(jīng)毒劑 B呼吸毒劑 C 原生質(zhì)劑 D物理性毒劑34.下列農(nóng)藥屬于有機殺菌劑的是( )A.硫磺粉 B多菌靈 C井岡霉素 D大蒜素35.下列除草劑屬于滅生性除草劑的是( )A 百草枯 B 敵稗 C 燕麥靈 D —D36.下列農(nóng)藥屬于有機氮殺蟲劑的是( )A.敵百蟲,氧化樂果 B 馬拉松,敵敵畏C.呋喃丹,抗蚜威 D 代森鋅,多菌靈37.下列農(nóng)藥中屬于殺菌劑的農(nóng)藥有( )A.辛硫磷,功夫 B 福美雙,三唑酮C.拉索,氟樂靈 D 磷化鋅,敵鼠38.氧化樂果的安全間隔期為( )天A.1—2 B 3—4 C 5—6 D 7—1039.防治核桃害云斑天牛時,最好的施藥方法是( )A.噴霧 B 噴粉 C 注射法 D 毒餌( )中心。A 運動中心 B 內(nèi)臟活動和生殖中心 C 感覺中心 D 取食中心( )A 眼、觸角 B 足、翅 C 尾須和外生殖器 D 外生殖器( )A 翅鉤列 B 翅韁和系韁鉤 C 翅軛 D 翅韁列( )A 底膜 、 表皮層、 細胞層 B 底膜、真皮層 、表皮層C 底膜、蠟護層、脂腈層 D 表皮層、真皮層、底膜( )組成A 背板、腹板、兩側(cè)膜 B 背板、腹板、兩側(cè)板C 胸膜、腹膜、兩側(cè)膜 D 胸膜、腹板、兩側(cè)板( )口器的昆蟲有效A 剌吸式 B 咀嚼式 C 虹吸式 D 舐吸式( )腹節(jié)的兩側(cè)常具有一對氣門。A 1— 7 B 1— 8 C 1— 9 D 9— 11( )。A、蝗蟲、螽斯、蟋蟀、螻蛄 B、椿象、飛虱、葉蟬、蚜蟲C、盲蝽、步甲、虎甲、天牛 D、蝗蟲、步甲、葉蟬、蚜蟲48.昆蟲的頭部是昆蟲的( )中心。 A、運動 B、新陳代謝 C、感覺和取食 D、前三者都不是49.胃毒劑對下列那類昆蟲有效( )。A、刺吸式 B、虹吸式 C、咀嚼式 D舐吸式50.卵不經(jīng)過受精就能發(fā)育成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A、多胚 B、兩性 C、童體 D、單性51.全變態(tài)的幼蟲有( )類型。A、原足 B、多足 C、寡足 D、無足 52.螨類幼蟲有( )對足。A 、 2 B 、 3 C、 4 D、 553.體小中型,刺吸式口器,喙3節(jié),復(fù)眼發(fā)達,觸覺剛毛狀或絲狀,前翅膜質(zhì)或革質(zhì),后翅膜質(zhì)。少數(shù)種類無翅特征的是( )目昆蟲。A、 直翅 B 、同翅 C 、 半翅 D 、鞘翅5昆蟲的胸部是昆蟲的( )中心。A 運動中心 B 內(nèi)臟活動和生殖中心 C 感覺中心 D 取食中心5昆蟲的各體段的附器有( )A 眼、觸角 B 足、翅 C 尾須和外生殖器 D 外生殖器5翅的主要連鎖方式有( )A 翅鉤列 B 翅韁和系韁鉤 C 翅軛 D 翅韁列5昆蟲的體壁由外及里可分為( )A 底膜 、 表皮層、 細胞層 B 底膜、真皮層 、表皮層C 底膜、蠟護層、脂腈層 D 表皮層、真皮層、底膜C 胸膜、腹膜、兩側(cè)膜 D 胸膜、腹板、兩側(cè)板5昆蟲的附器中可用來作為鑒定種的分類依據(jù)的是( )。A觸角 B、翅 C、尾須 D、交尾器5胃毒劑對( )口器的昆蟲有效A 剌吸式 B 咀嚼式 C 虹吸式 D 舐吸式60、昆蟲的腹部第( )腹節(jié)的兩側(cè)常具有一對氣門。A 1— 7 B 1— 8 C 1— 9 D 9— 116下列昆蟲的口器都屬于咀嚼式口器的是( )。A、 蝗蟲、螽斯、蟋蟀、螻蛄 B、椿象、飛虱、葉蟬、蚜蟲C、盲蝽、步甲、虎甲、天牛 D、蝗蟲、步甲、葉蟬、蚜蟲6昆蟲的頭部是昆蟲的( )中心。A 取食 B 運動 C 生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