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用 于 系 統(tǒng) 代 碼 前 綴 號主 組 F 1組 F 2子 組 F 3系 統(tǒng) 編 號主 組 ( 設 備 級 ) A 1子 組 A 2設 備 單 元 編 號用 作 設 備 單 元 代 碼 的 補 充 代 碼主 組 ( 組 件 級 ) B 1子 組 B 2組 件 編 號1級: 用來標識系統(tǒng)分類。其編碼結構為“ 前綴 +主功能組(或系統(tǒng))分類 +系統(tǒng)編號 ”,通常為 6位,即 NAAANN。前綴號僅適用于按連續(xù)字母數據字符分類的系統(tǒng)或裝置,如果有多重相同或類似的系統(tǒng)或裝置被系統(tǒng)代碼的分類部分( F1, F2,F(xiàn)3)識別,它們則通過前綴號被連續(xù)編號。每個前綴號僅適用于經定址的系統(tǒng)。例如在同一機組中有兩臺汽泵,其小汽機的編碼可以用前綴區(qū)分。對于我們的實際編碼工作,可以進行事先約定。系統(tǒng)分類 FF F3是由 KKS索引 規(guī)定的代碼字母組成,F(xiàn)1F2F3逐級細分, F1為主組, F2為組,F(xiàn)3為子組。系統(tǒng)編號 FN是將系統(tǒng)和裝置細分成子系統(tǒng)和裝置各部分的編號,可以連續(xù)編號,也可以斷續(xù)編號,其編號方向可以分系統(tǒng)依介質流向進行,最好用全兩位。順序編號的缺點是不能臨時插入編號標識,不利于改造或遺漏補充。十進制編號可提供余留編號,同時在劃分中可大可小,以不產生溢出為前提。 四、過程關聯(lián)法 1 級0 級3 級2 級整 個 電 廠 設 備 單 元 代 碼系 統(tǒng) 代 碼 組 件 代 碼G F 0 B 1 B 2F 1 F 2 F 3 F 0 A 1 A 2 A N A 3 B N( A 或 N ) ( N ) A AA A A N N A A N N N ( A ) N N 分 級 序 號分 級 名 稱數 據 字 符 標 志 數 據 字 符 類 型 =代 碼 前 綴 符 號用 于 系 統(tǒng) 代 碼 前 綴 號主 組 F 1組 F 2子 組 F 3系 統(tǒng) 編 號主 組 ( 設 備 級 ) A 1子 組 A 2設 備 單 元 編 號用 作 設 備 單 元 代 碼 的 補 充 代 碼主 組 ( 組 件 級 ) B 1子 組 B 2組 件 編 號2級: 為設備單元級,用于標識設備單元分類 ,其編碼結構為“設備分類+設備編號(+補充代碼)”,即 AANNN(A)。設備分類 A A2是由 KKS器材索引 規(guī)定的代碼字母組成 ,具有的方式與 F F2相似設備編號 AN是機械設備電氣和熱控設備的編號,由三位數字組成,其編號方法與FN相似。設備單元補充代碼,用于 a)導向閥和過壓保護設備 b)電氣負載的多重電源c)共用一個傳感器的測量回路 d)設備的正反面、上下、左右等。這一位的代碼可以省略。依介質流向進行,最好用全兩位。順序編號的缺點是不能臨時插入編號標識,不利于改造或遺漏補充。十進制編號可提供余留編號,同時在劃分中可大可小,以不產生溢出為前提。 四、過程關聯(lián)法 1 級0 級3 級2 級整 個 電 廠 設 備 單 元 代 碼系 統(tǒng) 代 碼 組 件 代 碼G F 0 B 1 B 2F 1 F 2 F 3 F 0 A 1 A 2 A N A 3 B N( A 或 N ) ( N ) A AA A A N N A A N N N ( A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