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種特質(zhì)是感性的、寫意的抒情傳統(tǒng)在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成功實踐。讀者似乎也浸潤在簫音之中,感會到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緒,心底似乎也涌動著一股脈脈的情意。這種“氛圍”,“指的是充溢在作品之中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即包含著某種意蘊的情調(diào)。 以上兩方面是我們從意象的敘事功能上對《妻妾成群》詩性的解讀,下面,讓我們從作品的意象營造出的更深一層的文本意蘊上來進一步解讀小說的詩性。他清醒地意識到了自己靈魂的腐化和墮落,但他卻無法逃脫那欲望之井的魅惑。于是我們看到,她一度放棄了爭寵,堅守著自我,退回了內(nèi)心。這里是一個完全封閉的世界,一群美麗而 又丑陋的女子被阻隔在禮教的高墻之內(nèi),過著籠中鳥兒般的生活,然而鳥兒尚且懂得在自娛自樂中打發(fā)時光,她們卻在明爭暗斗的血腥拼殺中互相傾軋,消耗著殘存的生命。紫藤、菊花、枯葉等意象向我們揭示了命運的真實和殘酷,使人體驗到了一種柔美而悲哀的情境。高潔孤傲 的菊花可以說是頌蓮性格的寫照。 “她又走到門廊上,看到后花園寂靜無比,人都熱鬧去了,卻留下一些孤寂,它們在枯枝殘葉上一點點滴落,浸入頌蓮的心?!半[喻是人類詩性存在和詩性呈現(xiàn)的方式”( 15) 它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wù)摯祟愂挛锏男睦硇袨?、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 16) 對意象這一能指符號的隱喻性意義的實現(xiàn),符號論美學(xué)家蘇珊而實實在 在地被蘇童看重的則是他們的生存感受、他們的虛榮、他們的欲望、他們的恐懼、他們的空虛,??小說根本不關(guān)心故事,蘇童提供了一種意象化的敘事語式,一種幽暗的、意緒的、 精神化敘事。例如,張愛玲的小說中便描寫了大量的哈爾濱學(xué)院本科畢業(yè)論文 (設(shè)計 ) 5 器物、衣飾、花、月、陽光等意象,大大拓展了小說的表現(xiàn)空間,增加了小說的美學(xué)內(nèi)涵。它是中國人固有的那種“立象以盡意(孔子 ) ” ,“ 得意而忘言(莊子)”的思維傳統(tǒng)在文藝領(lǐng)域的投射顯影,更是我們民族重視意會、強調(diào)體悟之詩性心態(tài)的反映。那時筆者正在讀大二,修讀著胡亭亭老師講授的當代文學(xué)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邂逅了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繼而又讀到了他的另一部中篇《紅粉》,當時很快便迷戀上了蘇童所勾畫出的那個倦怠陰柔、幽暗綿密的感性世界。 關(guān)鍵詞 : 意象 詩性 南方意蘊 哈爾濱學(xué)院本科畢業(yè)論文 (設(shè)計 ) 2 Abstract Image is a thought method that Chinese classic text theory a poem for proper concept, it is Chinese feeling habit of innate digest, rewriting idea intelligence that culture token with appreciate beauty, it represent a kind of sentiment literature novel of more and more wives,the writer of SuTong,consisting lots of images,which being a text of poem. From here , make the novel oneself bee a kind of text with the different usually atmosphere, namely cloak and dagger and concrete poem category, that be: Soft and beautiful but sorrow scenario, gloomy terrible of cast a glamour the sex atmosphere, decadent and outworn and southern thesis is a try that studies images and the poem of the novel more and more wives. Key phrase: Image the poem of innate character southern content 哈爾濱學(xué)院本科畢業(yè)論文 (設(shè)計 ) 3 前 言 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小說《妻妾成群》的意象世界及通過意象的營構(gòu)小說所生成的詩性。在大學(xué)四年的學(xué)習鉆研過程中,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標志著一種儀式的“完成”。這種詩性特質(zhì)根源于一種不同于西方的邏輯的、哲學(xué)的思維方式的審美的東方式思維方式。小說的詩性也并非作家的刻意追求,而恰恰是一種自為狀態(tài)達成之后的姿態(tài)呈現(xiàn)。此外,它們還承載著重要 的敘事功能,生成著文本的深層意蘊。作為藤,它本身不能獨立生長,它必須攀援纏繞著其他樹木。但頌蓮的生命意識、自我意識卻使她一味地任性,終于招致陳佐千對她的冷漠。魯迅曾無情地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小說重在展示的是一種歷史性的、文化性的存在困境。井作為一種歷經(jīng)久遠歲月的見證物,是有其獨特的象征意義的。 哈爾濱學(xué)院本科畢業(yè)論文 (設(shè)計 ) 12 在蘇童的另一篇小說《井子男孩》(見《花城》 1988 、 5)里,蘇童同樣對井這一意象進行了描摹。另外一半看不見了,它被靜靜地抹去,也許這 就是一場不徹底的死亡。蘇童之所以在小說中營造出諸多的意象,制造一種潮濕氤氳的歷史氛圍,就在于一種對中國古典的詩性傳統(tǒng)的熱衷和偏愛。這是蘇童將寫意的感性的南方文學(xué)傳統(tǒng)發(fā)揮到極致的表現(xiàn)。這樣的變幻與季節(jié)的轉(zhuǎn)動暗合,實是一種再好不過的意象傳達效果。” ( 41) 不錯,讀過蘇童的作品,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某種氛圍和意蘊,它令我們良久回味,陶醉于那深幽渺遠的意象世界之中,完成著詩性的浸潤、藝術(shù)的洗禮。這樣的文本意蘊,也讓人對那樣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感到了某種絕望。人物的意緒同 樣傳達出了一種不透明化的、氤氳迷幻的藝術(shù)情境。 蘇童在《妻妾成群》中,正是形成了這樣的一種蘊籍性的詩性意蘊,它打開了人的感性思維,在精致優(yōu)雅的敘事風格中完成了一種詩性呈現(xiàn)。例如,寫下雪之后頌蓮夢醒: “她發(fā)現(xiàn)窗子也一如夢中半掩著,從室外穿來的空氣新鮮清冽,但頌蓮辨別了窗戶上雁兒殘存的死亡氣息。同時,文化對生命的吞噬又構(gòu)成了某種生存的困頓和威脅。它就在那里,宣示著去演繹某種宿命之悲劇的渴望。它啟迪著人的詩性智慧,讓讀者不拘泥于物象本身,而是去探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