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S宗羲《明夷待訪錄》第三課皇權膨脹與近代前夜的危機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2、在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增設內閣制1、地方上:廢行中書省,實行三司分權,互相牽制3、設立廠衛(wèi)特務統(tǒng)
2024-11-19 11:31
【摘要】√皇帝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使司(刑獄)都指揮使司(軍政)三司互不統(tǒng)屬,分權鼎立,遇到大事,由三司合議,上報中央。結果: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中國歷代王朝對地方的管理?秦朝:郡縣制?漢朝:推恩令;設立刺史制度?元朝:創(chuàng)建行省制度
【摘要】第二課沖破思想的牢籠科學革命愛因斯坦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頓他們有什么共同點?你知道什么是科學嗎?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guī)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一.科學革命的背景1、含義:指16-17世紀歐洲科學理論體系的急劇變革2、背景1)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帶來了新知識和新發(fā)現(xiàn)2)
2024-11-19 01:50
【摘要】?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2。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
2024-11-18 20:35
【摘要】歷史上第一位總統(tǒng)產生美國獨立戰(zhàn)爭殖民地經濟發(fā)達?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北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比較發(fā)達,造船業(yè)是主要工業(yè)部門之一,甚至英國本土都有很多人買這里造的船;中部盛產糧食,生產的小麥和玉米遠銷歐洲市場;南部有很多種植園,黑人奴隸是種植園的主要勞動力,除生產稻米外,主要種植煙草和棉花等經濟作物。?177
2024-11-19 11:30
【摘要】近代: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1919年(五四運動近代前夜: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材料一:利瑪竇繪制的《坤輿萬國全圖》在明朝官員中應起了軒然大波,認為:第一,中國應處于圖的正中央;第二,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乾隆皇帝接見馬戛爾尼材料二:乾隆皇帝以所請“與天朝體例”不合,駁回
【摘要】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亍鄰近地區(qū)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tǒng)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有一天,夜郎國國王不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yōu)榱擞蠂醯男囊猓∈蔷驼f:“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
【摘要】17世紀初,中國人口已近兩億,19世紀初,中國人口超過三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這一時期人口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口增長迅速中國農耕文明達到鼎盛明清時期人口大量增長說明了什么?雍正帝康熙帝乾隆帝第3課時農耕文明的繁盛農業(yè)的興盛你認為當時農業(yè)的哪些進步有助于緩解人口大量增長
【摘要】近代前夜的危機學習重點1、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原因,表現(xiàn),影響)2、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原因,表現(xiàn),影響)3、社會危機(表現(xiàn)、影響)4、結論:資料1康熙帝視察蘇州之后認為,當?shù)貜氖罗r業(yè)的人少,從事工商業(yè)的人多,民風奢華。他敦促當?shù)毓賳T努力糾正這種社會現(xiàn)象。雍正帝認為,市場上多一個商人,田地里就少一個農民。他多次強調:“
2024-11-18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