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yè)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yè)捐贈法》規(guī)定的公益事業(yè)的捐贈,捐贈支出不超過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扣除。對外,嚴格按照捐贈協(xié)議支出項目。雖然銀行理財產品讓基金會達到了保值的目的,但是增值仍是弱項?;鸬耐顿Y根據(jù)《基金會管理辦法》第六條:基金會不得經營管理企業(yè),必須“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來實現(xiàn)基金的保值與增值。說明學校依賴的社會捐贈,尤其體現(xiàn)在校友捐贈迅猛發(fā)展方面,其原因在于基金會2007年成立,經過2年大力宣傳以及主動聯(lián)系校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建立嚴格的財務審批程序,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各級領導應有明確的金額審批權限,對于大筆款項的使用必須由理事會來決定。(一)籌資管理 香港中文大學的鄭文珊曾經引用孫子兵法的“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說明籌資管理的重要性。其中,社會性體現(xiàn)為無利潤目標,是促進社會的健全發(fā)展。另外,加快遺產稅法的立法進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教育捐贈活動的開展。(三)完善聘用和晉升等制度,儲備基金會發(fā)展的人才資源我國高校教育基金會應借鑒美國高校的經驗,首先建立完善的人才聘用和培訓制度,在人員基本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對不同崗位人員提出不同學歷、專業(yè)、經驗要求,并為其提供相關的培訓途徑,如參與CASE 等機構的專業(yè)培訓等,不斷提高崗位工作能力。三、中美高校教育基金會運行機制比較的思考(一)調動各方力量,規(guī)范基金會機構設置哈佛大學等高校教育基金會是相對獨立的部門,所屬學院也有專門的籌資負責人,上下協(xié)力,籌資工作效率高。如美國高校商務官協(xié)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作為第三方組織,曾評估了全美850所高校的接受捐贈總額、資產配置和投資回報率等,并進行排名,其權威性得到普遍認可。兩國高校教育基金會的回報形式均采用榮譽回報,根據(jù)捐贈情況授予捐贈者不同的榮譽。在人才聘用方面,美國高校教育基金會要求從業(yè)人員具有法律、財務、教育學、經濟學等專業(yè)知識,甚至要求具有相關從業(yè)經驗;在人員數(shù)量和培訓方面,其專職人員數(shù)量龐大且專業(yè)化程度高,如哈佛大學捐贈管理系統(tǒng)配備的專職人員有200余人,美國教育促進和支持委員會CASE(Council for Advancement and Support of Education)有條件為基金會從業(yè)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服務;在薪酬制度和晉升制度方面,其從業(yè)人員的收入晉升與實際工作業(yè)績掛鉤。資金增值方式的比較。以加州大學為例,其基金會接受的捐贈分為三類:現(xiàn)金和支票類,包括現(xiàn)金、支票、銀行匯票等;非現(xiàn)金類,包括有價證券、不動產、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延后捐贈類,如養(yǎng)老年金信托、養(yǎng)老單一信托、集體收入養(yǎng)老基金等。我國高校教育基金會與校友辦、發(fā)展聯(lián)絡辦公室等合署辦公的形式較多,與校友工作銜接開展籌資活動。而對常年小額捐贈的形式和非校慶期間的大型籌款活動的策劃重視不夠。二、中美高校教育基金會運行機制的比較本文將從資金募集機制、管理機制、反饋機制、監(jiān)督機制和評估機制、政策保障機制五個方面對中美高校教育基金會運行機制進行比較論述。我國高校教育基金會的行政系統(tǒng)管理方式使政府和社會并未將“融資能力”作為高校領導任命與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高校的“獲贈能力”也沒有納入大學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目前我國高校教育基金會募捐對象主要是校友。如耶魯大學設立2006——2011年為期5年的35億美元籌款運動。我國高校教育基金會根據(jù)高校發(fā)展需求和捐贈數(shù)額等特點,設立種類多樣、層次各異的募捐項目推薦給捐贈者選擇,如校園基建、教學科研、獎助學金、校友基金等。我國高校教育基金會內部多數(shù)未設立獨立的資金管理機構,而是委托學校財務部門進行資金管理。如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在募集資金的同時,采取“多元化投資運作”的方式,把資金分為三部分:一部分通過校內銀行投資風險較低的證券一級市場和債券;一部分轉投給捐贈基金的校友企業(yè);第三部分則投入銀行獲取穩(wěn)定的利息。及時、公開的信息反饋有利于高校教育基金會持續(xù)發(fā)展。美國高校教育基金會從審批成立到年度檢查等程序基本實現(xiàn)制度化、規(guī)范化,其監(jiān)督依賴行業(yè)自律與他律,一方面由內部制度約束,另一方面接受外部力量,尤其是行業(yè)組織的監(jiān)督。總的來說,我國企業(yè)和個人捐贈的稅收減免額度相比美國較低。資金募集部門的職能是:協(xié)調學院共同挖掘潛在捐贈人,了解其背景、職業(yè)、興趣和捐贈意向等,建立捐贈人信息檔案庫,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和學校的需要,設計募捐方案并跟蹤和落實。其次要通過基金會網站、年度報告、報紙、郵件、廣播等渠道向公眾宣傳捐贈途徑、操作規(guī)程和捐贈款使用情況。組織形式為基金會與校友會合署辦公;大部分基金會的人員支出均由大學負擔。高校與校友的良性溝通是學校加強正外部性的催化劑,校友關系的本質就是關系資源,正如很多學子選擇“擴大的耶魯”,是看重耶魯卓越的校友資源。如圖2所示:圖2 籌資規(guī)劃圖(2)籌資捐款的形式,以貨幣、實物、基建為主。(三)收支管理 具體為:(1)收入管理,捐贈收入與投資收益為基金會主要收入。表2為某校的2008—2010年工資福利、行政辦公、公益性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的情況:基金會的工資福利及行政費用占總支出比均達不到2%,遠低于不高于10%的標準,首先,說明基金會行政支出控制嚴謹,應該繼續(xù)保持,但同時基金會也應該認識到該項指標控制得好得益于基金會的大部分工作人員編制在高校公共關系處和財務處,工資福利費都由財政撥款統(tǒng)一支付,且基金會的很多經費和高校某些撥付項目疊加節(jié)省了。從表3中看出,高?;饡馁Y金操作面狹窄,多數(shù)選擇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增值方式單一。如某?;饡?008年基金會可獲得配比項目7項,可配比金額為 萬元,獲得配比金額為420萬元;2009年基金會可獲得配比項23項,獲得配比金額1009萬元;2010年基金會可獲得配比項目43項,可配比金額為5690萬元。財務信息披露方面,基金會信息披露方面總的來說是比較好的,每年都按照要求請民間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后在民政局網站上公布報告,接受社會公眾通過網絡查閱基金會每年的總收支,信息相對而言具有對稱性。其中業(yè)務執(zhí)行指獎助學金及資助比賽等團體活動項目關于預算和績效的契合度;財務管理指項目的資金運行以及會計憑證賬簿的管理、經費收支的合理性;具體事務指環(huán)繞項目開展的組織情況以及行政支出。近年來,校友在學校共設立校級獎學金26項。如為修建青藏鐵路作出突出貢獻的黃弟福校友,曾在聯(lián)合國工作的柏興基校友等。為增強信息的時效性,2006年總會將《校友通訊》改書為刊,由原來每年出版兩本改為季刊,在欄目的編排上作了適當調整,新增了“麓山學子”、“院士人生”、“健康顧問”等版塊,增強了《通訊》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組織層次縱向分為校、院、系三級,橫向分為教授所代表的學術權力和以校長為首的行政團體所代表的行政權力的二元權力結構,整個權力中心下移。根據(jù)馬克斯由于長期以來一直受到縱向的行政權力的約束,我國高校成了政府的附屬物,管理模式機關化,在我國大學組織設計與建設中,過多強調各層級的管理職權權威性,追求刻板的科層化價值取向。最開始已經提到,美國大學的組織控制模式是典型的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董事會除了要挑選和聘任校長以外,還要審批大學校長提交的長期規(guī)劃,決定大學發(fā)展的各項基本政策,批準大學的收支預算和基建額度,監(jiān)督校長使用資金的基本情況,并保證大學的財政公平和透明等,董事會還要監(jiān)督校長的各項工作績效。由上可以看出,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可以限制大學校長權力的擴張,有效遏制校長擅自運用權力做出不利于大學發(fā)展的決策。大學評議會在各個大學的權力作用也不相同,即便是同一類型的大學,比如都是公立大學,他們在大學內的權力也可能大不相同。高校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術組織,是單位與學科的內在結合。第五篇:例談高校教育基金會發(fā)展問題及對策梁玉超 劉婧一北京華北電力大學教育基金會于2010年4月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成立,在學校領導的親切關懷和理事會各位理事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基金會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社會籌資渠道進一步拓寬;內部管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工作趨于成熟;發(fā)展項目內容豐富、參與廣泛、公益性強;基金會行業(yè)知名度穩(wěn)步提升。同時,大學教育基金會開展籌款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校友群體,這又造成了基金會部分工作與大學校友部門工作職能的交互重疊,在與社會企業(yè)的溝通聯(lián)系上又需與校企合作部門緊密聯(lián)系,但目前我校基金會與校友辦及校企辦在組織結構及管理人員配備上相對獨立,同樣也造成了部門間工作合作效能低的局面。在保證教育基金會社團組織獨立性的情況下,有效整合了基金會與校友聯(lián)系、校企合作的工作資源,統(tǒng)一了與校外工作對象的聯(lián)系渠道,在保證校友、校企、基金工作高效開展的同時,也減少了部分接待任務,節(jié)省一筆可觀的招待經費。建立教育基金合作企業(yè)促進會,開展校企雙贏、形式多樣的勸募活動。在今后的基金會工作中要大力推行基金會工作獎勵辦法,此外,在實施各項獎勵機制的過程中,要把集體激勵與個人激勵綜合運用起來,要在經濟利益獎勵的基礎上大力運用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