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比較省力,效率也較高,但自動化的程度不高。隨之汽車維修工具也發(fā)生著變化,拆卸輪胎的機械就是其中的一種。 因此,本汽車輪胎拆卸機是為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而設(shè)計的。 SolidWorks 主要包括以下特性: 1)草圖設(shè)計 SolidWorks 軟件所有的零件都是建立在草圖基礎(chǔ)上的,草圖功能的提高會直接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2 影響到對零件的可編輯能力的提高。 4)新特征 SolidWorks 對倒圓角的處理添加了新的特征,使得倒角的功能更加強大。在傳動比要求大大的情況下可選用蝸桿傳動。 mm 輪胎自動拆 卸機所需電動機功率為 ( 21) ( 22)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 a? 應(yīng)為組成傳動裝置的各個運動副效率乘積,即 3221 ???? ???a ( 23) 齒承帶 ???? ??? 2a ( 24) 帶? —— V 帶傳動的效率, 齒? —— 蝸桿傳動的效率, ~ ,取 承? —— 圓錐滾子軸承的效率, 式中 Pw —— 輪胎自動拆卸機所需功率,指輸至轉(zhuǎn)盤的功率, W η —— 由電動機至轉(zhuǎn)盤的總效率 F—— 輪胎自動拆卸機的工作阻力, N v—— 輪胎自動拆卸機的線速度, m/s 對于載荷比較穩(wěn)定, 通常按照電動機的額定功率選擇,而不必校核電動機的發(fā)熱和起動轉(zhuǎn)矩。 由于此氣缸用在脫胎機轉(zhuǎn)盤上,使卡爪做伸展和收縮運動,為此,應(yīng)選雙作用氣缸,雙作用氣缸指兩腔可以分別輸入壓縮空氣,實現(xiàn)雙向運動的氣缸。 氣缸工作時的總阻力 F2 與眾多因素有關(guān)。 d/D=~ 取 則 d=D =15 mm 最后 , 活塞桿圓整后的值為 16 mm。在實際應(yīng)用中從換向閥到氣缸導(dǎo)氣管道的容積相比往往很小,故可忽率不記,那么氣缸單位時間壓縮空氣消耗量可按下式計算: 無活塞桿腔每秒鐘壓縮空氣消耗量 smtsDqv362123 4???????? ? ( 29) )/(4 1 ??pF 10004 6 ??? 10004 6 ?????pF24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9 有活塞桿腔每秒鐘壓縮空氣消耗量 ( 210) 則自由空氣消耗量 ( 211) qvz — ─ — 每秒鐘自由空氣消耗量 (m 3/s) Pa — ─ — 標準大氣壓 (絕對 ) Pa =10 5 Pa p — ─ — 氣缸的工作壓力 ( 絕對壓力 )(Pa ) 當 1vv qq ? 時 )(0 0 0 7 4 3 /356611smppqq avvz??????? 當 2vv qq ? 時 6)活塞桿的校驗 在氣缸工作過程中,活塞桿最好受拉力,但在很多場合,活塞桿是承受推力負載,對細長桿受壓往往會產(chǎn)生彎曲變形,因此除需要進行強度校驗外,有時還要進行穩(wěn)定性校驗 [5]。根據(jù)氣動脫胎機的傳動特性,所以選用曲柄滑塊機構(gòu)較好。時 則 )(811322sra d??? ??? 滑塊速度: )(842c o s)42s in (132c o s)s in (11smmlv????????????? ???? 連桿角加速度: ? ?sr a dll0s i n19613242s i n842c o s8s i ns i nc o s22121212?????????????????????????????????????????????????????????? ???????? 滑塊加速度: ? ?? ?? ? ? ?22902232213221108042c o s4290c o s13213842c o s1960c o s13242c o s420c o s132c o sc o sc o s)c o s (smmasmmllla????????????????????????????????????????????? ????????????????????? 曲柄滑塊機構(gòu)的慣性平衡法 —— 對稱機構(gòu)法 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14 在某些機器中存在著兩個對稱的曲柄滑塊機構(gòu)或近似對稱機構(gòu),兩個對稱機構(gòu)各構(gòu)件的慣性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使機器的慣性力得到平衡,近似對稱機構(gòu)可使慣性力達到部分平衡。單擊工具欄中的【直線】 繪制工具按鈕,繪制卡爪的的滑動軌跡。 9)成后的草圖如圖 32 所示。 13)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用鼠標點選所要“倒角”的邊。單擊工具欄中的【直線】 繪制工具按鈕,在彈出的【直線】對話框中設(shè)置類型為“角度”,輸入值為 45 度。 圖 37 創(chuàng)建的卡爪底草圖 圖 38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 6)單擊【插入】參考幾何體 /基準面,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shè)置類型為“點和平行面”,點選端點和側(cè)面,插入基準面 1。 11)創(chuàng)建延伸邊草圖。如圖 312 所示。 圖 314 完成后的卡爪底效果圖 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21 卡爪設(shè)計 1)啟動 SolidWorks20xx,在【新建】對話框中 ,開啟一個零件新檔窗口。 圖 315 創(chuàng)建卡爪草圖 圖 316 創(chuàng)建的凸臺草圖 圖 317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 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22 5)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單擊工具欄中的“矩形”繪制按鈕或選擇菜單命令“工具”→“草圖繪制實體”→“矩形”,在草圖繪制平面上繪制卡爪的草圖輪廓,并標注尺寸,如圖 320 所示。單擊工具欄中的“矩形”繪制按鈕或選擇菜單命令“工具”→“草圖繪制實體”→“矩形”,在草圖繪制平面上拉伸的草圖輪廓,并標注尺寸。單擊工具欄中的【拉伸凸臺 /基體】工具按鈕,設(shè)置拉伸終止條件為“給定深度”,在“深度”輸入框 中輸入深度值為 3mm,單擊“拔模角度”,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24 設(shè)置“拔模角度”為 15deg,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拉伸。 18)繪制定位卡爪槽的特征草圖輪廓。 圖 329 創(chuàng)建拉伸特征 22)單擊特征工具欄上的【圓角】工具按鈕,系統(tǒng)彈出【圓角】對話框。單擊新建按鈕,在出現(xiàn)的“新建 SolidWorks 文件”對話框中選擇“裝配體”按鈕。此時被打開的文件“轉(zhuǎn)盤”出現(xiàn)在圖形區(qū)域中,利用鼠標拖動零部件到原點時,使得零件“轉(zhuǎn)盤”的原點與新裝配體原點重合,并將其固定。裝配 體的模型樹中將顯示出被插入的卡爪裝配體。添加配合面的關(guān)系為“重合”,點擊確認 按鈕,完成添加。 圖 46 添加“重合”配合關(guān)系 圖 47 完成后的轉(zhuǎn)盤和卡爪裝配體 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30 轉(zhuǎn)盤 — 滑塊配合 1)插入滑塊到現(xiàn)有裝配體。單擊裝配體工具欄上的配合按鈕 ,或選擇菜單命令“插入” →“配合”,系統(tǒng)彈出“配合”對話框。如圖 410所示。在工具欄中單擊“插入零部件”按鈕。 點擊“配合”對話框中“標準配合”欄目中,選擇“同軸心”按鈕。 6)重復(fù)步驟 3),選擇方塊上下兩連桿中的另外一端的孔的圓柱面。 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33 圖 413 方塊 — 連桿 — 滑塊配合效果圖 支撐塊 — 套筒 — 滑塊 — 連桿配合 1)仿照上面步驟插入支撐塊、套筒到現(xiàn)有裝配體。添加配合面的關(guān)系為“同軸心”,選擇滑塊的下平面與套筒的另一側(cè)端面為配合面,添加配合面的關(guān)系為“重合”,點擊確認 按鈕,完成添加。如圖 415 所示。至此,支撐塊 — 套筒 — 滑塊— 連桿配合完成,如圖 416 所示。點擊“距離”,在 “距離”欄中輸入偏移量為 。點擊確認按鈕。 零部件總裝配效果圖如圖 422 所示。用 SolidWorks 的標注和細節(jié)繪制工具,能快捷地生成完整的、符合實際產(chǎn)品表示的工程圖紙。畢業(yè)設(shè)計對我們的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結(jié)合多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全方位的去考慮問題。在設(shè)計中通過 SolidWorks 可以很方便快捷的繪制出零部件的草圖、進行實體建模和零部件的裝配等,當然在整個設(shè)計中也遇到很多難題,比如,在裝配時就遇到怎樣選擇合適 的配合面、怎樣才能更好的體現(xiàn)出各零部件間的運動關(guān)系等。 the oil keeps moving parts from wearing excessively. The engine requires a fourth system, the ignition system. The ignition system provides highvoltage electric sparks that ignite, or set fire to, the charges of airfuel mixture in the engine bustion chambers. The fifth is starting system and it is purpose is to change the electrical current into the mechanical energy to push the crankshaft around. By means of this, the 天津工程師范學(xué)院 20xx 屆本科生畢業(yè)設(shè)計 43 engine can be started. These five systems are discussed briefly in following sections. Fourstageengine Operation The actions taking place in the engine cylind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or strokes. ‖ stroke‖ refers to piston movement a stroke occurs when the piston on moves from one limiting position to the other. The upper limit of piston movement is called TDC (top dead center). The lower limit of piston movement is called BDC (bottom dead center). A stroke is piston movement from TDC to BDC or from BDC to TDC. In other words, the piston plete a stroke each time it changes it is direction of motion. Where the entire cycle of events in the cylinder requires four strokes (or two crankshaft revo1utions), the engine is called a four –strokecycle engine, or a fourcycle engine. The four piston stokes are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