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篇:戊戌變法教學案 戊戌變法教學案 一、內容標準 .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 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 3.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
2024-11-04 22:58
【摘要】第15課戊戌變法課標要求(1)了解戊戌變法產生的歷史根源。(2)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分析其特點。(3)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封建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為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客觀的條件民族資
2025-05-12 07:35
【摘要】第7課戊戌變法1898年9月26日,譚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示眾“公車上書”意即“舉子上書”。漢朝時,政府都是用公車接送應試的舉子,后來就把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叫做“公車”。在這里,由于這次上書是康有為組織參加科舉考試的各省舉子所為,因此歷史上就稱為“公車上書”。
2024-11-28 00:37
【摘要】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1894年,清朝慈禧太后要過60歲生日。當時有一副對聯為慈禧太后所欣賞,那就是“一人有慶,萬壽無疆”。于是這對聯就在宮中和北京城里到處張掛。當時,民主革命家、學者章太炎想起慈禧把臺灣、澎湖割
2024-12-07 16:05
【摘要】1一.維新思想的產生和發(fā)展的條件(戊戌變法的背景):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早期維新思想(代表人物、觀點):民族危機的加深2二.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思想最大特點:
2024-11-18 12:51
【摘要】第一篇:選修1戊戌變法教案 第九單元戊戌變法★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戊戌變法運動產生的社會背景:《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政府的統治危機、中華民族資本主...
2024-10-13 18:24
【摘要】第七課戊戌變法康有為(1858-1927),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h人。維新變法的領袖人物??涤袨榭涤袨?身于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資產階級文化?1882年,通過閱讀西方書籍,形成維新變法體系。?1888年9月,第一
2025-01-18 00:48
【摘要】《戊戌變法》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19世紀末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早期維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維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公車上書;《中外紀聞》;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zhàn);《應詔統籌全局折》;保國會;百日維新;戊戌政變;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與失敗的原因。2.能力方面:(1)通過揭示19世紀末康、梁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新維新思想
2025-08-04 23:09
【摘要】?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百日維新”?“戊戌六君子”?課堂小結第二學習主題第6課戊戌變法第二學習主題第2課戊戌變法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第二學習主題第2課
2024-12-08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