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醛羥基與另一個單 糖分中的醇型羥基脫水 如: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 還原性糖 ) 1. 麥芽糖 (maltose) ~ O H1414OC H 2 O HO HOO HO HOC H 2 O HO HO H?1,4 4O(?D吡喃葡萄糖基 )D吡喃葡萄糖 OOO HH OH OC H 2 O HOH OO H ~ O HC H 2 O H1411. 存在:由淀粉在 α— 淀粉酶催化下水解得到 3. 性狀 麥芽糖有一定的甜味,易溶于水,比旋光度為 +136176。 3. 乳糖 (lactose) OO HH OC H 2 O H C H2 O HOO HH OH OO141~ O H~ O H1414OC H 2 O HO HOO HOC H 2 O HO HO HH Oβ1,4 4O(?D吡喃半乳糖基 )D吡喃葡萄糖 1. 存在:存在與哺乳動物的乳汁中,人乳中約含 5%- 8%,牛乳中約含 4%- 5%。 多糖沒有還原性和變旋光現(xiàn)象。 。 1. 淀粉 (starch):直鏈和支鏈 OOH OO HOH OOC H 2 O HC H 2 O H1441O HOOH OOC H 2 O HO H ?1,4苷鍵 直鏈淀粉 直鏈 淀粉具有螺旋狀結(jié)構(gòu),每一個螺旋含 6個 D葡萄糖。 還原性二糖,固乳糖有還原性和變旋光作用 。 還原性二糖,固麥芽糖有還原性和變旋光作用 。如:上面連接葡萄糖和甲基的氧原子,叫氧苷鍵;另外還有氮苷鍵、 硫苷鍵、碳苷鍵等。如: 葡萄糖和甘露糖為 C2差向異構(gòu)體;葡萄糖和半乳糖為C4差向異構(gòu)體。 α型: 半縮醛羥基在環(huán)下方與 C6羥甲基在 異側(cè) 。 D葡萄糖 m p 1 4 6 176。其結(jié)構(gòu)式是: C H 2 C H C H C H C H C H OO H O H O H O H O HC H OC H 2 O HCCCC O HH O HO HO HHHHC H OC H 2 O HO HH O HO HO HHHHC H OC H 2 O HC H O糖的構(gòu)型:常用 D/L表示。一般根據(jù)來源命名。如: 醋酸 C2H4O2,乳酸( α羥基丙酸) C3H6O3 定義: 多羥基的醛或多羥基的酮。 有些符合 Cn(H2O)m的化合物卻不是糖。 命名: 多用俗名。 如: 葡萄糖分子式是 C6H12O6(更廣泛地說是己糖的分子式),實驗證明其分子中含有 1個醛基和 5個羥基,且 6個碳原子連成直鏈。最初[ α] = + 1 8 . 7 176。 β型: 半縮醛羥基在環(huán)上方與 C6羥甲基在 同側(cè) 。 差向異構(gòu)體: 含有多個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中,只有一個相應手性碳原子的構(gòu)型不同,其余手性碳原子的構(gòu) 型都相同的化合物互稱差向異構(gòu)體。 配基: 糖和非糖(提供活潑氫的化合物) 苷鍵: 連接糖苷基和配基的原子。 。 2. 結(jié)構(gòu): 3. 性狀 甜度僅為蔗糖的 70%,水解度小,沒有吸濕性。大多數(shù)不溶于水,個別多糖能與水形成膠